第97部分 (第1/4页)

起来,“我们还在微博上猜你今天会去哪里,还真有人猜对了,景书,我们想把照片发到微博上,你不介意吧?”

看样子不像是自己的粉丝,薛景书伸出手,用气声说:“让我看下效果。”

“你的嗓子噢,我想起来了,声带炎。”女生从男友手里拿过手机,递给薛景书。薛景书低头看了一下,又把手机递了回去。

“你好像不是很开心?”男生问。之所以没有觉得薛景书是在耍大牌,是因为薛景书现在的样子不是愤怒,反而显得忧心忡忡。

薛景书抿了一下嘴唇,走近了一点,继续用气声说话:“在中国认识我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吧,我还想多玩几天的。”要是在现实中也和微博上一样被一群人围观,那她还怎么玩啊。

两个人各自给了她一个“了解”的眼神,最后由那位话很多的女生发言:“现在还不至于那么严重,遇到你还能认出来是需要运气的,像我们今天运气就不错。”

安慰之外,还有残酷的事实:“不过照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我就说不准了,看现在的速度,你的微博粉丝数在今天说不定就能破百万。”

女生娴熟地用手机登陆新浪微博,然后惊讶地“咦”了一声:“韩庚也成为你的粉了?”

在薛景书尽情享受旅行乐趣的那段时间里,微博的粉丝数仍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增长着,除了此事本身就很让人感兴趣以外,不少知名博主的推荐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一传十,十传百,这句俗语在此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开通微博的效应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放大,cube方面也对此做出了反应。洪胜成对中国的市场是有野心的,旗下中国籍的练习生也有不少,但如今的cube还没有支持艺人海外发展的资本。薛景书收到的指示是:好好更微博,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时间到了就撤。当然,这是薛景书自己做的概括。

可这评论我根本看不过来啊,该说什么呢?薛景书晚上回到酒店以后,盯着电脑屏幕浏览评论,有点发愁,正在此时,她的目光触及到其中一页评论,脸色不由有点微妙。

薛景书的微博能“一夜成名”,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她是韩国人,这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比如,不太待见韩国的一些人留言了。

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小不小,要是薛景书的微博真的被某些“爱国者”刷屏了,最后大家都会很尴尬。薛景书想起韩庚刚刚在电话里提及的、不久前发生的“六九圣战”,不禁也有点忧虑。

她的实际利益是不会受到什么损失,可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她真不想让事情被搅和了。思索半晌,她发了一条新微博。

“人参公鸡我这里不收啊,我不会做参鸡汤。”

这条被评为“兼具中韩特色”的微博令很多人会心一笑,更被在那段时间追了薛景书的微博的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后来的一段对话。

“景书,参鸡汤里的材料用的是公鸡吗?一般熬汤好像都是用母鸡的吧。”

“这我真不清楚,我连鸡肉都不吃的,你可以问度娘。”

看一位韩国人说“度娘”,这感觉真的好奇怪啊

事情并没有向薛景书担心的方向发展,即便网上有不少愤青,但中国人传统的待客之道是起主要作用的。甚至在网上大骂高丽棒子的人,现实中真遇到了韩国人多半还是会做好主人该做的事,更何况这位韩国人是一名对中国很了解的中国通呢?

开通微博的第二天晚上十点二十七分,粉丝数目突破百万。薛景书的一条微博又成功地压制住了不和谐的声音,现在她的微博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 这算是金手指吗?我自己推演,也说不准这种事如果真的在2010年发生,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2010年是微博元年,微博刚刚在中国风行,这种情况有一定可能性,但是红到这个程度的可能性有多大,宗心也不大清楚。反正这是小说,偶尔出现一点超现实的大家能接受吧?

景书意外在中国大红,这就是宗心所说的,虐过之后的甜,呵呵。

木易舟和蓝乌鸦两位亲的长评我看到了,明后两天加更。(我的存稿快见底了,11日线代完了有的忙5555)

明天要考宗心学得最渣的线代,我希望那成绩对应的GPA能上3。3

☆、插曲一二

第三天,鉴于绝大多数人对薛景书了解甚少,网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科普贴。薛景书坎坷的经历、惊人的才华以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