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姥姥姥爷反对的很激烈,妈妈反抗的也很激烈。最后闹得两家人都知道了,结果两家一起反对。我妈妈是个烈性的人,最后拿出了封建时代的杀手锏:她已经是父亲的人了,并且怀孕了。

最后不嫁也得嫁,不娶也得娶,那个时候都还很注意门风。可是妈妈嫁了之后,姥姥气她不听话让她嫁了以后永远也别回娘家。而我奶奶是个有知识的封建女人更可怕,嫌弃我妈妈未婚先孕败坏门风,而且一直觉得妈妈没读过多少书根本配不上我父亲,就是靠着这种见不得人的手段逼着我父亲娶了她。

奶奶一直对我妈妈冷嘲热风,并且不顾她已经怀孕,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丢给妈妈做,要照顾卧床的爷爷,年幼的小弟,还得照顾父亲的衣食住行。没过两个月,孩子流掉了。妈妈原本体弱,又生了一场大病,结婚几年都没有再怀上。而父亲因为负担爷爷和妈妈两个人的药费还有小弟读书的钱,更加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加班,根本没法照顾妈妈。妈妈那几年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有时候都难以想象。

可是妈妈勇敢,坚强。她身体稍好一些也出去找了个厂挣钱贴补家用,减轻父亲的负担。一直到几年后怀了我,这几年勤勤恳恳的持家终于也换得奶奶的好言相待。可是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是一个瘦弱的女孩,奶奶当时话都没说一句就走了。孩子生下来掉在地上连捡起来洗的人都没有,妈妈不顾刚生产完大哭,可是已经虚脱根本无力起来。最后还是隔壁的老太太看不过去将我用热水洗了洗,找块布包好放在妈妈床头。这些都是从妈妈的日记里知道的,我想幸好我出生在五月入夏,不然我大概也活不了的。

这一次生产也没有过好月子,妈妈的身体彻底垮掉了,撑到我两岁多上,终于还是去了,而我那时还不能记事。除了妈妈结婚时的一张彩照保留下来,就只有墙上那张黑白的遗照。那张结婚照上,柳叶眉,桃花眼,小巧的脸,和父亲并排端坐,郎才女貌。我其实和妈妈长的很像,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她。

妈妈死后,姥姥来收拾了一些遗物,并且跟奶奶大吵一架,两家彻底决裂。奶奶因此臭名远扬,没过多久就移居到T市。在我印象里,奶奶一直对我不冷不热,但也算没有亏待我,后来二叔有了孩子,这种对比就更强烈些。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所以我一直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些,父亲一个人带着我不容易,我只想一家人在一起好好的。

直到有我去外地上高中,有天一对老夫妇来看我说:“我们是你姥姥姥爷。来给你一些你妈妈的遗物。”一双颤巍巍的手布满老茧递过来一个小小的包裹。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知道我有姥姥姥爷,我妈妈还是有亲人的。我打开包裹是一个浅绿色的笔记本还有一两张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那个时候特有的碎花小白裙的照片,青春飞扬,温婉动人。我知道那是我妈妈,对面的老夫妇却已老泪纵横。

看完妈妈的日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只有痛苦,悲哀还有恨。谁都恨,奶奶,姥姥,父亲包括我妈妈。恨她一意孤行,恨父亲没有保护好她,恨姥姥不准她回娘家,对于这整场事里的恶人,我的奶奶,我恨却也恨不起来。父亲这些年沉默寡言,除了工作挣钱以外,几乎从不回家,从头到尾管我的也只有奶奶一个而已。但是从那之后,我都很少再去二叔家里,很少再见奶奶。每次假期也只是回到父亲那个空荡荡的房子里,守着妈妈的遗像,默默的一个人待着。

妈妈日记说她给我起名字叫于久,意思是爱之于谁久不悔。我知道她想说的是她不后悔,这句诗对她的初中文化来说已经很深刻了。虽然她说她不后悔,可是有人却在为她后悔自责。

后来姥姥来看过我好几次,我考上大学的时候,笔记本电脑还是姥姥送我的。感情平复之后我也去过C城的姥姥家几次,舅舅很有本事早就搬到了城里,但他们还住在那个很旧的小院里,妈妈未出嫁前的东西都还保留的好好的。她总是一边做着小蛋糕一边对我说:“你妈妈小时候最爱吃这个,老是跟比她还小几岁的弟弟抢。有一次两个人追着跑,一下子没注意被小板凳绊倒了,头上摔破了好大一块皮。”手从面盆里拿出来指着我面前的一块地方说:“就磕在那里。流了很多血,哭的啊可是后来居然没有留疤,长大了白白净净的很漂亮”说着就哭了。然后眼睛扭头在肩膀上搽一下,声音里满是压抑:“我当初就不同意他嫁给你爸爸,搁现在我也还是不同意!就他那一大家子”

我看她越说越激动,赶忙插话:“对,不同意是对的!要我我也不同意!”

然后姥姥又扑哧一声笑了。又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