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跟你今天再一次的到来有没有关系。”莫大嫂轻轻地吹了吹茶水上的碎沫。爽快人,那晴风也不隐瞒。晴风本是生意人。上一次来就品尝到大嫂的手艺。正好前天刚租下了一家店铺,想开个食馆。若能得到像大嫂这般的大师相助,对晴风的生意一定是大有益处。”唐晴风很坦诚的将自己的目的说与莫大嫂听。我的手艺,并不曾有其他的心思吗?”莫大嫂放下茶杯,抬头问道。思?其他的还没有决定,等过几天大嫂做的香肠能吃了。若真的风味独特。晴风会考虑将这香肠作为独家菜。”唐晴风很认真的回答。我多想了吧。不见得人人是为了那东西来的。”莫大嫂小声的说了句话。似是在自言自语,又似是在对唐晴风说。说什么?”唐晴风没有听清楚,便重复问了一句。没什么。”莫大嫂挥了挥,如同挥开思绪一般。就直言到底了。大嫂可愿来帮晴风一把?薪金方面晴风决不会亏待大嫂的。”快。说实话,默言他爸说是上京都赶考了。只是一去五年整,音信全无。我一直依靠帮人纺纱、自己种点菜才能生活到现在。若有人看中我的手艺。付我钱请我做事。我是极愿意的。开春了,小默言也应该去学堂了。”说最后一句,莫大嫂一脸的慈爱。看得唐晴风心酸。

短暂的失神后,唐晴风端起茶杯对莫大嫂说:“以茶代酒,我们就此约定。以后还请莫大嫂多多关照。”

莫大嫂也端起茶杯:“就此约定。还请东家多多照顾。”两人相视一笑,更多的就不必说了。一切尽在不言中。敲定了大厨师。唐晴风也心情格外轻松的带着寒竹回店铺了。

一晃三天过去了,到了与工匠约定见样地时候了。那天一大早,工匠李师傅就带着几个徒弟把一套桌样送来给唐晴风见样。

到底是老师傅。虽然没见过,但也能把东西做得有模有样。唐晴风一眼见了就通过了。然后又跟李师傅记三十套同样的桌椅。李师傅就带着徒弟们回来去赶工了。

接着就是招人了。按唐晴风的设想。应该有应该招一点看上去讨喜一点,动作勤快一点地小伙子做店小二。然后找些年轻的小姑娘做柜台上打菜地。

黄大富这个中人,又一次发挥他无穷的力量,为唐晴风招来了三男三女六位伙计。不光如此,而且全都合了唐晴风的意。在唐晴风的感觉里。黄大富这个中人就像一个无所不知的百晓生。要什么东西找他准没错地。帐房唐晴风没打算再另招人。要知道,唐晴风头脑里的记帐方法还是比那个时代的记帐方法要简单、明了、也一目了解的多了。

一切就序后,唐晴风便找了风水先生看了一下,挑了一个黄道吉日,放了几挂爆竹以示庆祝开业。当然在此之前是少不了一番广告的。街上的小家伙们一人给一个铜板,让着帮忙唱个歌谣就行了。

五个铜板一块五花肉;

三个铜板二道时鲜菜;

二个铜板一碗热老酒;

不要钱管饱的大米饭;

欢迎您到大碗食馆来。

这歌谣说不上工正,也说不上好听。但是,这就是在宣传了。对于生活在日子低下的卖力气为生的大汉来说,不要钱管饱地大米饭才是最大的吸引。

还没开业。很多人就已经在打听大碗食馆了。等于了开张那一天,门口是有很多人在看热闹的。大家都想知道,这不要钱管饱地大米饭真的有没有。是在骗大家还是真地可以吃到饱。

很快,就有了第一位吃螃蟹地人进门了。一进门就看到六个讨喜的店小二站在门二侧。左面第一店小二将他领至打菜地大柜台前。指着柜台后一道道热气阵阵、散发着无比香味的美食说道:“这位官人。大碗食馆里的肉食都是五个铜板一份。素菜是三个铜板二份。酒是二个铜板一碗。您可以任意点。也可以由我们为您配一份菜肴。”

饿得肚子咕嘟直叫的大汉吞了吞口水问道:“那个米饭怎么算钱?我听他们说不要钱吃要饱的。”

店小二微笑的解释道:“是的。是不要钱吃到饱的。只是光吃饭不吃菜怎么有吃得香呢。只要在我们店里点上一个小菜,哪怕是一份汤。你就可以吃饭吃到饱了。”

大汉按他的理解说了一下:“你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我在这儿点随便一个菜,那怕是一个铜板的菜。也可以由我吃饭吃到饱吗?”客人放心好了。不会骗您的。”要一份五花肉、一个炒白菜、一个蛋汤。要多少个铜板?”大汉点菜时声音很响,问价格时声音到是低了不少。个铜板,一个炒白菜和一个汤算你三个铜板,承惠一共是八个铜板。”大汉很爽快的就付了钱。

柜台里打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