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马蝇蹲下身去用手指将掉落在地的那个酒杯碎片一一摊开

他突然脑门流下一滴冷汗

因为那个他为救胖子而投掷的酒杯在没落地摔碎之前就已经被人用手刃齐刷刷的一分为二!

手刃!竟能有如此的爆发力和破坏力要知道,寻常人就算是给你一把刀让你瞬间去砍酒杯,那个酒杯估计也不会被砍的这么整齐!

乌蝇一向喜欢研究各类的拳法,动机也很单纯:只有强一些,才能存活下来,这是他刀尖上舔血明白的道理所以在混迹社会最底层的时候,他拜过很多师傅。

下至乞丐头的几手冒牌打狗棍法王八拳,上至跆拳道空手道馆的正统击技,都学了个形似。

此时他已经开始混迹于个个ktv和高档商务会所,作为看场子的小喽啰。

作为别人的喽啰,一个月两三千的收入,在西城这个并不怎么繁华的中小城市也算是白领级的收入了。

乌蝇有时候觉得,自己这一辈也许就这样了。

但是上天注定他的人生是不甘平庸和寂寞的,由于机缘巧合,他与一位落魄的崆峒老拳师有了一面之缘。

那个崆峒老拳师因为身染重病无钱医治躺在路边奄奄一息。这个拳师万万没料到,自己年少时威风八面,好勇斗狠,是众人眼中的英雄豪杰,到了老了却老无所依那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地,一向不爱管闲事的乌蝇突然爱心泛滥,豪爽的伸出手去扔给老头几张小绿人!

因为曾经作为资深乞丐的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人不是装的。

那个老拳师感动的老泪纵横,他没想到一个跟他非情非故的陌生人竟然出手如此阔绰!他在闪电般的把地上的几张钞票捡起来的同时,把一本古体手抄图绘本送给了他。

这本书叫做《崆峒神拳门拳谱》。

根据书上序言赘述:崆峒派是中国传统武术五大流派之一,可谓源远流长。从现有的记载看,崆峒派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等。《庄子》、《尔雅》、《史记》中都有记载:“空同之人武”。

崆峒武术到了唐代盛行一时,也促成了体系的完善,李白诗云“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荡”。这一时期,“派”开始形成。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体系“花架门”,到此初步完成了崆峒派武学的整体架构。飞虹子也因此成为崆峒派第一代掌派人。

崆峒派武术共有八大门内容,按初级到高级程度分: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

而乌蝇手中这本,便是崆峒拳法的精髓,崆峒神拳门拳谱。

靠着修习拳谱上不为人知几乎要失传的武艺,最终他打出了名气,取得了自己事业上的上升期。

经过出生入死的几番拼搏,期间也换过几个老大,最后终于混出了个人样,在外面也能腆着脸说自己是老板。

对各种武艺都略知一二的他明白这种手刃是中国古拳法的一种,发源于云南大理,由于其攻击力极强并且不易防范,现在已经被列入国家机密的范畴,只有少数为执行特殊任务而训练的精锐海军陆战队员才有可能学到。

那个男人居然是海军陆战队员?看他对那个女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莫不成是她的保镖?乖乖!

乌蝇心里很清楚能够请得起一个前精锐海军陆战队员的人物至少是什么身价,对于海军陆战队精锐战队的训练严酷性他也是早有耳闻。

据说所有的海军陆战队员士兵必须经过各种形式的严格训练,比如耐高温、耐严寒、抗眩晕等。

耐高温训练的标准是在烈日下能顶住3到4个小时的暴晒;耐严寒训练是在零下30摄氏度的野外,仅靠一床棉被一件军大衣过一夜。每年在气温最高的时节,接受长达25周的战术基础训练和海上武装洇渡训练,陆战队员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完成30引体向上,2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200次马步冲拳,在梦中还会随时被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唤起。此外,陆战队员每天还要进行一次10公里武装越野。

当然,这些还只是针对普通的海军陆战队员。能够有机会修炼手刃这样几近失传杀人拳的人,是这些海军陆战队员中精锐中的精锐。他们训练的都是极其有杀伤力的格斗术和武器使用术,他们的训练内容是一般人无法完全知晓的,但凡是当过海军陆战队的人都知道:精锐海军陆战队训练的死亡率极高。

“那个妞发育的真不错!可惜了!”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