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这块黑漆漆的东西呈银锭状,纵三十厘米左右,厚度大概在四厘米上下,细看之下,除了黑色,其中还夹杂着丝丝灰色,在凸面的中间有一块凹槽。

王宋再将其翻转,然后看了看内部,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内部的五个字和一个图案都已经有些模糊了,但在模糊之间,王宋还是看清了那几个字写的是什么,“建安十五年”。

“噗通,噗通”,王宋咽了咽口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手中的这件黑灰色的东西,心跳突然加速。

综合着手中这件东西的一切特点,王宋心中已经给他下了个定论,正是传说中的砚中精品,铜雀瓦砚。

想到这里,王宋不由的想到了齐老给自己看过的一本书,其中的资料正是记载了瓦砚的由来。

砚的品质以砖、瓦、玉、石、铜、铁为主,但从造价和工料来说,砖瓦为砚者经济实惠,取材方便,因此早期一般读书人多以砖瓦自制砚为常用,而普通的砖瓦材质疏密不均,储墨易干,迫使他们寻找更好质地的砖瓦。

于是古宫阙废弃荒野,久被地下湿气浸润的殿砖殿瓦就成了读书人常选之物,但是上好的砖瓦砚也是千金难求,尤其是“铜雀瓦砚”,其中最珍贵的是铜雀台上的“檐溜”和“瓦当”。

一座铜雀台的版瓦和筒瓦总数加起来可能有成千上万,而瓦当和檐溜却只有几十或几百片,溜和檐口的瓦当数量相同,它们要比那些珍贵的瓦来说,不知要少多少倍,物以稀为贵,以溜和檐口的瓦当琢成的砚其价值可想而知。

王宋不知道自己手中的这座铜雀瓦砚是哪个部位的,所以将其放到了地上,用手机拍了张图片,用彩信的方式给齐老发了过去。

第九十六章 我真的是捡来的

发完后,本以为万很久齐老才会有消息传来,可是没等王宋上车,齐老便打电话过来了。

接通后,令王宋没想到的是,居然不是齐老,而是楚老的声音,而且声音有些颤抖和兴奋。

“小王,这东西是你找到的吗?好东西啊,好东西啊,我一看就知道,这绝对是铜雀瓦砚中的极品,瓦当部位的瓦砚啊。”

“真的吗?楚老你确定?”王宋也有些震惊,有些惊讶的对楚老问道。

“我确定,如果这不是仿品,那绝对称得上是国宝啊,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但并不阻碍它的价值连城。”楚老有些感叹着说道。

话说到这里,王宋也完全没有了顾虑,为了更确定这个铜雀瓦砚的真实性,王宋对其用出了鉴定术。

“极品瓦当铜雀瓦砚”,结果出现在王宋脑海中,让他本就“怦怦”跳动的心跳的更快了。

“咕咚”一声,王宋咽了咽口水,有些艰难的对楚老道,“楚老,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东西,绝对就是您说的东西,不错了。”

“小王,我不管,这东西你必须先借给我看一个月,不然我可就要生气了。”

“想得美,你个楚老头,王宋是我徒弟,肯定是要先给我看的,你休想。”

“喂,我说你个齐老头,你什么意思,他是你徒弟,还是我们古玩协会的人喃,我官比你大,肯定是我先看啊。”

“你休想,楚老头你敢拿官大来压我,大不了我回去就让王宋退出古玩协会就是了,看你还怎么着。”

听着二老像小孩抢玩具的吵闹声,王宋心中自然无比欢乐,但他却不敢笑出声来,这二老一个是自己的师傅,一个是一个古玩界中的大佬,王宋只得将笑意憋到了肚中。

见二老争吵不休,王宋不得不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大声喊了出来,“您二老也别争了,我回来还要几天,楚老您跟着我师傅一起到荣市呆几天,一起看不就行了?”

在王宋说完后,电话的另一头霎时安静,随后便传来了楚老的声音,“还是小王有办法,那就就这样吧。”

“那是必须的,我徒弟可是高考状元,肯定有办法了。”齐老听完楚老的话后,有些傲然的对他说道。

楚老自然是有些不岔,有些不好意的道,“哎,我说齐老头,我说的是小王厉害,人家都还没得意,你倒是开始得意了啊”

听到二老又再次吵了起来,王宋露出一丝苦笑,将电话给挂断了,挂断后他脑海中不由的想到了另一个人,也就是杨老。

他在脑中刻画出了一个三老相聚的一个画面,脑补了一阵后,他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将脑海中有些想歪的画面甩掉,王宋摇了摇头,将铜雀瓦砚放好,启动汽车,心情愉快的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