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1/4页)

“我估计”,王宋沉思了一下,道,“可能是他们觉得我会找到什么与佛教有关的东西吧,所以才会如此。”

“我估计也是”,袁平点了点头,看着王宋道,“王兄你想想,你是不是有什么比较珍贵的东西,被你遗忘了?”

王宋再次沉思,可是算来算去,也就只有两件与佛有关的东西,一件被小胖当做镇店之宝的玉观音,还有一件就是前几天才淘到的那个鎏金舍利塔。

虽然两件东西都算比较珍贵,但却犯不着让佛教徒这么看重啊,可知活佛给他的九眼天珠,其价值都不会比这两件东西价值低。

摇了摇头后,王宋道,“我也不清楚,不过有关佛教的东西,你也知道,就那件玉观音和前几天才找到的那个鎏金舍利塔。”

“那就奇怪了”,袁平思考了一会,眼神一亮道,“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是算到你后面会找到什么珍贵的东西?所以才提前结交你的?”

“没那么玄乎吧”,众人都不禁张大了嘴巴。不过就目前来看,好像的确是这样的。因为王宋根本就没什么值得他们结交的东西啊。

“不想了”,既然想不明白。王宋也就不想了,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反正到时候就知道了。”

“是吧,谁叫他们总神神叨叨的”,袁平也挠了挠脑袋,眼睛直愣愣的盯着那个盒子,道,“王兄。要不你把盒子打开看看吧,这里面会是什么东西?”

袁平有些好奇,活佛都送了王宋一串价值连城的九眼天珠,那这位来自太国的昆泰,应该也不会送太差吧?

看到众人有些疑惑,王宋心中也有些疑惑,然后直接将盒子放到了自己面前,“那就打开看看吧。”

打开盒子后,王宋自然是第一个看到盒中物品的。“居然是一本金刚经,不过年代应该在清朝。”

金刚经全名叫做“能断金刚般若菠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菠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他是佛教最为人熟知的一部经典。其中的经意寓意美好,所以在古时候也会有许多人手抄金刚经,为自己的家人朋友祈福。

而王宋眼前这本。年代应该在清朝的时候手抄的,无论是纸张还有风华程度。都证明了这一点。

“看看是谁写的,如果是名人的话。也的确是个好物件”,袁平有些心痒难耐道。

手抄的东西就是这样,如果是普通人写的,那自然没什么价值,但换做是一位历史名人的话,其身价肯定会翻上无数倍。

就比如书圣王羲之手抄的,跟你自己手抄的同一部作品,肯定能超越你万倍以上。

王宋点了点头,直接将这本金刚经拿起,翻来了第一页,一般来说,是谁书写的,第一页就会有答案。

“爱新觉罗。玄烨,这”,王宋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奇怪,怎么会是康熙”,袁平也有些不敢置信,道,“他的金刚经手抄本,不是在国博吗?怎么这里还会有一本。”

袁平说的那一本,是康熙皇帝在是在康熙三十二年抄的,当时其祖母孝庄太后身染重病,为了给孝庄太后祈福,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这部《金刚经》展示了康熙高深的书法功力,被收藏在了国博,被世人所知。

王宋也同样疑惑,在脑海中回忆着自己看过的史书,突然他灵光一闪,“我知道了。”

一声惊呼后,王宋拿起这本金刚经继续翻阅了起来,不一会后,他才将其放下,嘴角泛笑道,“果然如此,这本金刚经,的确是爱新觉罗。玄烨写的。”

“可是我也看过康熙继位后的所有历史,只见他手抄过一次金刚经啊?怎么会”,袁平有些疑惑道。

“哈哈”,王宋大笑,道,“我说他是爱新觉罗。玄烨写的,可没说他是康熙写的啊。”

“爱新觉罗。玄烨不就是康熙吗?难道还有另一个人也叫这个名字?”,袁平依旧疑惑,没反应过来王宋的意思。

“笨”,王宋戏谑的看着袁平,道,“没登基前的康熙,不就叫爱新觉罗。玄烨了?这下懂了吧?”

袁平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是康熙没登基前写的,怪不得我没看到过历史记载,也怪不得笔力那么幼稚。”

众人一听也明白了过来,算起来,这本金刚经的价值可能要比国博的那本差点,但也算的上一件非常贵重的藏品了。

将其收起后,王宋再次将话题转到了翡翠上面,因为眼前的其他人,都不太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