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所以看到王宋真的蹲下来看他摊位上的古玩后,摊主便毫不犹豫的拿出了自己的压箱宝贝,期望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在摊主期待的眼神中。王宋果然接过了那个盒子,让他不禁心中一喜,看来一大笔买卖成了。

接过摊主递来的盒子后,王宋缓缓的将其打开,发现其中装着的的确是唐三彩瓷器,并且其形象是一只正奔跑着的马。

唐三彩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

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在古代是冥器,最大的作用是用来殉葬的。不过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以及华夏国现在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所以一时间,唐三彩也被许多人所喜欢。放进了自己的书房。

当然,唐三彩也可以说是瓷器中种类最多的。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都有。

其中最被人喜爱的是则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

而王宋眼前这尊也是如此,不过唐代的马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略微有些肥胖,也可以说是圆润。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唐代的审美标准就是以胖为美,所以马俑做成肥马,也并不奇怪。

对于以胖为美这个审美标准,对于现代以瘦为标准的王宋,的确感到有些怪异,不过并不是不能接受。

检查了一遍这尊马俑后,王宋惊奇的发现,居然是一件真品,而不是后世的仿品。

这不禁让王宋动起了心思,唐三彩在现代可是个紧俏的古玩瓷器,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就算买下来,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价格方面能压下来一点是一点,所以王宋也并没有表现出多欢喜的模样,而是将其随意的当回了盒中。

“怎么,这位小兄弟不喜欢吗?这可是真东西,我从乡下人手中收上来的”,老板见王宋一幅没兴趣的样子,顿时有些着急道。

“是真是假,我可看不准,所以还是算了吧,免得买回去送人,被别人看出来是假的,丢了脸面,我还是看看其他的吧。”

其实王宋早就看出来了,这位老板也看不准这件唐三彩马俑,想当成真的卖给自己,当肥羊宰。

可王宋怎么可能如他所愿,准备给摊主来一个欲擒故纵,只要他想宰自己,那他就一定会入套。

果真,见王宋要放弃,摊主顿时就急了,装作一脸为难的样子,道,“小兄弟,要不这样吧,你看我五十万收回来的,给个四十万吧,我家里急用钱,不然我还真不会卖你。”

“四十万?这么贵,这样吧,这东西谁也看不准,你给我扣一半下来,二十万,如果成的话,我们就成交”,王宋见其主动降价,便直接再次下刀,直接砍下了一半的价格。

摊主一脸犹豫,不过心中早已乐开了花,这马俑是他花了五万收来的,能卖二十万,早已出乎了他的意料了。

不过怕王宋再次不买,所以摊主一脸的苦涩道,“亏大了,亏大了,二十万就二十万吧,谁叫我家急用钱喃。”

正准备结账的时候,王宋居然又在摊位上发现了一件好东西,嘴角也泛起了一抹笑容。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线索中断

“老板,把那根黑漆漆的棍子送给我行不?”,既然看到了,那王宋自然不会手下留情,想将其要到手。

古玩买卖就是这样,你没有眼力认出好货,被别人买走,那就只能怪你自己了。

摊主先是有些警惕,不过当看到王宋指的那个东西后,便直接豪爽道,“行,不就是一根棍子吗,小事而已。”

在老板看来,如果因为一根不值钱的破东西,让王宋生气的话,那可是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他顾及的是,万一王宋生气了,不买这个唐三彩了,那自己这十五万得赚多久才能赚到。

在摊主的生活中,还真遇到过这种人,去买一件价值几十万的奢侈品,都已经交钱,然后那人让老板送他一个价值一百块的东西,结果老板不送,那人还真退货不买了。

见老板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王宋着实有些惊讶,他以为自己还得废一番功夫才能得到那根棍子,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