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郑文远啐骂道:“你不甘心,你到底是不甘心萧家夺了北疆,还是不甘心你的女儿当不了皇后啊。”

郑叔彤听到郑文远说出这话,强压下心里的慌乱,矢口否认:“儿子绝没有此心,父亲您不要听信别人的挑拨离间。”

郑文远看到了这种境地,郑叔彤还在强撑,更怒了,劈手砸过一个茶杯,喝骂道:“你个猪油蒙了心的东西,为了一个小小的庶女,竟然不顾家族的死活,我留你还有什么用。”

郑文远真是想劈手结果了郑叔彤,他的全盘计划,被郑叔彤这枚臭子就这么给搅黄了。他当然知道萧潜打赢了这场仗之后,就会整顿北疆,可在郑文远看来,北疆不过是一个小利,他的目的是要将郑家的嫡女送上皇后的宝座,是要下任的帝王身上流着郑家的血脉。

在他的计划里,萧潜打了胜仗,声望威隆,但必会遭到皇上的猜忌,他在其中不动声色地施展手段,到时候皇上为了对付萧家,必定会重用他们郑家。等过了几年,除掉萧家之后,他的长孙的嫡长女也就长大了,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宫为后,他们江左郑家终于可以恢复昔日的荣光了。

而这一切都被郑叔彤给搅合了,这个蠢货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柔妃从头到尾只是他们郑家放在宫里的一枚弃子,是在郑家嫡女尚未长成时,送进宫迷惑人的幌子。这个目光短浅的蠢才,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想提前动手,逼迫他支持柔妃为后,他好坐了正宗的国丈。郑文远想到苦苦熬了大半辈子,就因为柔妃郑嘉柔的私心,竟然要成为泡影,不禁恨极了柔妃,全然不顾柔妃郑嘉柔也是他的孙女。

郑文远厌弃地瞄了一眼地上的郑叔彤,脑中飞速闪过多个念头,这个蠢货他还是得保下,否则舍了他一个不算什么,连累了家族就绝对不行。而宫里的柔妃,不过一个歌姬贱民所生,能进宫为妃,已经是她的造化了,竟然还敢觊觎皇后的宝座,她的心未免太大了,这种不听话的棋子,郑家是不会留的。昊保这姿萧。

有了郑文远的暗中运作,袁昊发现他在追查北疆通 敌叛 国案的时候出奇的顺利,本来案件是查到管辖云镇的指挥使的时候陷入了僵局,这名指挥使拒不认罪,但是又不愿招出他掌握的情况,案件一时不能继续进行。袁昊命刑部官员想尽一切办法撬开他的嘴,结果,仅仅过了一夜,这名指挥使竟然留了遗书全招了,说一切都是他见财眼开,以致犯了大错,竟是将罪名尽数招到了他身上。然后,觑了空子,撞死在了大牢里,这下,案子到了他这里是彻底的结了,袁昊虽然不满意,可是也没有其他的线索,只得暂时封了此案。在这件纷纷扰扰的大案下,郑文远首辅的幼子郑叔彤突然得了急症,辞了官回了江左郑家老宅里养病的消息,就没有几个人关注了。

而同时,北疆已失踪多日的镇北侯萧潜,突然现身,且突袭了北蛮休浑部,直接端了休浑部的王庭,歼敌五千余人,更俘虏了休浑部的王子、阏氏等近二十人。消息传到袁昊面前时,袁昊一扫心中郁气,心中畅快至极,赐下无数的金银珠宝,赏给淑妃萧静岚。

萧静岚便趁势提出搬回玉安宫,袁昊沉吟良久,终是允了。

镇北侯萧潜的大胜,以及淑妃赐住乾正宫偏殿,让一些投机之人心思蠢蠢欲动,为了讨好淑妃,便在早朝的时候,上奏请立淑妃为后。袁昊面容平静地扣下了折子,并没有当庭批复,让人看不透他的想法,后来,袁昊等了段时间,再没有人继续上折,请立淑妃为后。便让连顺宣读了一份旨意,重新申明了,只有先育有子嗣,才能封后的规矩,并说以后如果有人再上折子,随意议论封后,不分对错,先打二十大板。

之前上奏的倒霉鬼,被袁昊找了个办事不力的罪名革了功名,永不录用。这番动作下来,淑妃的声势终归是落了下来,而袁昊又接连留宿在钟粹宫曹妃处,宫中的宠妃名头便牢牢地落在曹妃头上。因淑妃性情冷淡,并不接待登门投靠的低位宫嫔,受了多番冷遇,曹妃又重新崛起之后,淑妃的玉安宫门庭也渐渐冷落了。

在萧静岚又一次以身体不适为由,退了敬事房的侍寝日子时,汐月终于忍不住了,向萧静岚询问道:“娘娘,皇上明明都说了,要先诞育皇子,才能封为皇后,娘娘您怎么一点都不急,还总是把侍寝的日子往外推呢。如果曹妃先生了皇子,即使皇上不能封她为皇后,她终究也是皇长子的生母了啊。娘娘,您这样一直和皇上怄气下去,对您可是不利啊。”

萧静岚看着汐月焦急的模样,知道宫里大部分人都以为她是在和袁昊怄气,才一再地推脱侍寝。其实,萧静岚明白,袁昊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