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大约半个时辰,新娘的妆容方才弄好,随后又换上了嫁衣,最后便是梳头。

新娘出嫁梳头之人,是新娘的母亲,如今,厉氏被软禁,温晋也不敢放她出来给荣华梳头,而作为生母的颜姨娘,也死了,如今,梳头之事,只能由全福太太族长夫人代劳。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祝福的话语伴随着梳发的动作熟稔地从族长夫人的口中说出。

听着这些喜气的话,荣华的心头却猛然揪痛了起来,眼帘,像是不堪打击一般缓缓落下,喉头梗住,眼眶之中滚烫火辣,心头一股深沉巨大的悲痛笼罩着。

两辈子,第一次出嫁,却没有任何的喜悦。

众人似乎也感染到了悲伤的气氛,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族长夫人也有些不安。

陈嬷嬷和赵嬷嬷也拧紧了眉头。

唯有林嬷嬷哽咽开口:“姑娘姑娘是舍不得家”

众人闻言,长舒了一口气。

“大姑娘莫难过,你能够嫁的如此好人家是好事情,老爷心里也是开心的。”高姨娘一边抬手做抹泪的动作一边劝道。

族长夫人也是同样道:“这话正理,荣大姐儿,常言这女儿家是娘家的客,终有一日是要离家的,大姐儿这一去,记得要上孝高堂,下慈舅姑,勤俭持家”

哭嫁一环节被直接提前了。

众人也凑上来你一句我一句地热闹了一番。

随后,便又婆子来报,花轿已经到门口,该前去正厅拜别高堂。

场面顿时混乱了。

族长夫人以最快的速度将发髻弄好。

没有人再去理会荣华的神色。

唯有一旁的林嬷嬷看见了,自家姑娘的脸上由始至终没有半丝的笑意。

一行人,吆喝着,扶着荣华走出了院子,坐上了软轿,然后前去正厅拜别高堂。

此时前院的正厅内,坐满了人。

温晋作为父亲坐在了首位,旁边原本属于厉氏的位置空了。

没有人去询问缘由。

而两边位置上坐着的便是温家的族人。

在为首的两位年纪颇大的老者旁边,还各自站着一个年轻的姑娘,此时,两人低头站着,隐约可见脸上带着羞涩。

门外一声吆喝,荣华在族长夫人和高姨娘左右护送之下,走进了正厅。

“新嫁娘拜别高堂。”

一声吆喝之下,高姨娘随即上前,握着荣华的手臂,像是担心她会不愿意似的,用力拉着她跪下。

荣华没有反抗,下跪,低头,给温晋磕了一个头。

并没有开口。

不过,众人似乎没有留意。

高姨娘心中焦急,忙道:“老爷,大姑娘舍不得老爷,方才还难受着了。”

“好了好了,起来。”温晋起身动手扶起了荣华,一副慈父的模样,“大姐儿好了,好了出嫁之后,记得要上孝高堂,下慈舅姑,勤俭持家”

又是一番中规中矩的送嫁话。

说完了之后,便将那老者旁边站着的姑娘给拉到了荣华的面前,“大姐儿,这是族中的同辈姐妹,碧华与丽华,你嫁去安国公府,身边不能没有亲近的人,为父和族中的长辈商议过,便让她们随你陪嫁,将来也好有个照应。”

荣华扫了一眼脸上羞涩,眼中期待的两人,专业txt不语,眼底,闪过了一抹冷笑。

温晋见状,脸子有些挂不住,他之所以在这时候方才将这事说出来,便是担心她会不同意,可没想到在这时候,她居然也还是这样的态度。

旁边的温家长辈也开始面露不悦。

高姨娘在一旁斡旋,低声劝着说身边有姐妹如何如何的好。

陈嬷嬷和林嬷嬷并没有随荣华进正厅,但是在门外等着的两人,却还是将里面的情况都看的一清二楚,两人眼底同时泛起了轻蔑。

虽说高门大户出嫁之时总是会带上几个同宗的姐妹陪嫁,可寻常人家,却没有这个规矩。

温家这般作为,不但没能抬高其地位,相反,更显其不堪。

有些事情,有些规矩,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担的起得。

温家,送了一个女儿进安国公府还不满足,还要捎带另外两个,真的贪心不足!

“大姐儿!”温晋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