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荣华看向他,却见他双眸仿佛蒙上了雾似的,一片氤氲,而神情隐忍,像是在压抑什么,这样的他,让她陡生心疼,“我在这里。”

齐怀若神色一颤,随后,便是笑容,“是,你在这里!有你陪着我!”

“进去吧。”荣华缓缓开口。

齐怀若点头,握紧了她的手和她一同走进了屋内,然后向右侧转身。

荣华转过身,便见小厅的右侧是一偏厅,而那偏厅内,摆上的不是寻常的家私,而是一个供桌,供桌上供奉着两个灵位。

一个是先父陈王杨禛之灵位。

而另一个则是先夫杨安之灵位。

陈王?

先夫?

便是荣华知晓了一些内情,可是看见了这两个灵位,还是忍不住心头一颤。

200 过往

齐怀若并未忽略荣华眼中的惊惧,而因为这份惊惧,他将她的手握的更紧,即便此时两人已经是真正的夫妻,但是齐怀若却仍是无法肯定她是不是真的愿意接受。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想将一切都告知她。

“陈王是我的祖父,杨安是我父亲。”

荣华缓过神来,凝注着他,从他的眼底,她清楚地看见了深沉的痛苦,她想安抚他,可是却不知能说什么,只能轻轻道:“都会好的。”

齐怀若笑了,虽然带着苍凉的味道,但是却是真的笑了,“杨柳小筑是祖父建的,对外宣称是为曾祖母而建,然而,不管是曾祖母还是祖母,都未曾来过这里半日,这里住着的是一个本该死了的人!”

荣华没有说话,静静地聆听着。

“陈王和先帝是兄弟,论身份,两人都不是皇后嫡子,而论得当时的仁宗皇帝喜欢,却是陈王更甚,陈王三岁能文五岁能武,性情和仁宗皇帝也是相近,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仁宗皇帝会将太子之位给陈王,然而,太子之位,即便是帝王也无法完全依照自己的心思,先帝虽不及陈王得仁宗皇帝喜爱,但是谋略手段却是胜过陈王百倍,甚至连仁宗皇帝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儿子的确有本事,先帝先是娶了窦家女为正妃,随后,又纳了安国公府的嫡女为侧妃,在两大国公府的支持之下,他如愿地登上了太子之位,先帝谋得了太子之位之后,却仍是不肯放过陈王。”齐怀若缓缓叙说,迷离的神色仿佛已经走入了那遥远的时光,“当时祖父是先帝的伴读,自然而然,安国公府便被人看做是先帝一党,可是,当时谁也不知道先帝纳当今太后为侧妃并未为了争夺安国公府的支持,而是为了打击陈王。”

荣华神色一动,她想起了暖阁之中齐贵妃对太后的那番话,她说一切都是她造成的,“当今太后和陈王有私情?”

“若不是先帝使计,她可能就是陈王妃。”齐怀若道,“其实,当时即便先帝不使计,仁宗皇帝也不会让陈王啊如愿,当他将窦家女许了先帝,便已经表明了心意,若是在将安国公府的嫡女赐给陈王为妃,将来必定有一番动乱,而当时的安国公也不会允许。”顿了顿,又继续,“太后进了太子府,其后不久,仁宗皇帝便给陈王指了一门婚事,然而陈王却在圣旨下了之后忽然离京,京中勋贵,成年皇子若是没有旨意是不能随意出京的,陈王此举自然激起了一番风波,然而仁宗皇帝或许是对这个儿子怀着愧疚,也或许觉得陈王离京也是好事,便没有追究,一年之后,仁宗皇帝驾崩,先帝灵前继位,而继位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彻底铲除陈王!当时的御史大臣罗列了陈王几十条罪名,其中最终的便是谋逆,最终,回京奔丧的陈王还未曾在先帝的梓宫面前磕头尽孝便被打入大牢,先帝入葬皇陵之后,先帝登基大典当日,一道满门抄斩的旨意颁出,陈王一脉命丧刑场!

或许是念及旧情,太后在得知陈王的一个侍妾怀有身孕,便恳求祖父将其偷偷藏起,保住了陈王的唯一血脉,八个月之后,那侍妾诞下一个儿子,太后起名安,由祖父抚养!为了掩人耳目,祖父建了这杨柳小筑,将孩子以故人之子的身份养在这里,太后,安国公府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可能被灭族的秘密,一直到了几年之后先帝驾崩,他们方才松了口气。

先帝驾崩之后,太后所出的儿子登基为帝,也就是当今圣上,这个秘密便随着先帝的驾崩而消逝,

可是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和祖父的女儿有了感情杨柳小筑是祖父为曾祖母所建的,可是曾祖母没来过,而祖母也没来过,后来齐瑾祖父的唯一的嫡女万千宠爱的国公府姑娘因为好奇,所以偷偷地来了,从而认识了那个本不该存在世上的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