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林清这才松了一口气,舒展眉头,“皇上恕罪,臣妾失仪了。实是臣妾才做了个噩梦,吓坏了。”

李怀玉爱怜的握着她的手,“你放心,有朕在,什么事都没有。”

林清点头,瞧着李怀玉眉间仍然带着些郁色,忍不住问道,“皇上可是有心事?”

李怀玉叹道,“黄大将军在奏折中说起,那羌人着实悍勇非常,他担忧大军离开之后,羌人还会来犯,因此请旨在北定城驻军。然而朝中如今并无合适的将领镇守北定城,朝臣们都认为此是多此一举,朕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毕竟驻军不是小事,还要增加一大笔军费。”

林清了然的点头,况且军权向来都是十分重要的,朝中官员分了派系,为了这个镇守的名额,怕是又有一场争执。“何不就让黄大将军镇守西北呢?”

李怀玉闻言皱眉,“倒不是朕不愿让黄大将军镇守西北,只是黄大将军军功卓著,还需拱卫京师,朕”

后面的话,不必听林清也知道是什么了。其实说再多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不过是帝王心术,不放心军功卓著的将领独自领兵在外罢了。最好是将人放在朝中看着才放心。

这并没有什么错,林清并未见过那黄大将军,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然而自古武将桀骜不驯,拥兵自重,多有成例。李怀玉这般小心谨慎,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

林清想了想,便道,“那就让黄大将军推举一个人镇守西北就是了。那里的情形,皇上只从奏折之中得知,自然并不明确,而黄大将军在那里待了好几个月,自然知道谁更适合。”

李怀玉闻言笑道,“你这个办法倒是不错。”从李怀玉本心来说,他更愿意相信黄大将军的忠心。然而功高震主,亦不得不防。如果能够任用黄大将军推荐的人选,想必他也不会有怨言。

跟着黄大将军奏折和战报回来的,还有固州城太守王威战死的消息。

于丞相自然不会相信自己这个贪生怕死的女婿会战死沙场,知道其中必定有什么问题。

甚至可以很直接的说,于丞相怀疑黄大将军杀死了自己的女婿王威,然后推给了羌人。

然而殉国毕竟是很好听的名声,若是于丞相坚持王威被黄彪所杀,对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毕竟王威带着固州城的文武官员跟黄彪作对,是事实。真的追究下去,只怕也是自己丢脸。

但于丞相怎能将此事就这般咽下去?

偏偏皇城指挥使符平,最近因为女儿被降位的问题,和于丞相闹得很不痛快。

符婕妤从前一直是跟着于贵妃的。后来符婕妤有孕,于贵妃便疏远了她,甚至几次对她动手。此次符婕妤降位,于贵妃有也在其中出了力。如此符家人自然不满。

朝堂上因着论功行赏,以及留守北定城的官员吵得不可开交。虽然皇上还没有开印,但是重臣每日都到武英殿来见驾,每每从早上吵到下午,什么结果也没有,第二日接着吵。

如此李怀玉自然也忙得很,根本没有时间涉足后宫。

林清因着生病的缘故,皇后特地派人过来送了好些不补品,并且恩准她不必去请安,养好身子才是正经。因此倒是难得的有了闲暇,每日里呆在关雎宫里,一边养病,一边逗着大皇子玩儿。

在她的努力之下,如今大皇子已经能够清楚的叫出“姨母”两个字了。

只是春凝和香凝都十分不解,“娘娘,大皇子如今也算是养在娘娘膝下,怎的娘娘教他叫姨母呢?”

“你们不懂,”林清只是淡笑着,“天赐是仁诚皇后所生,我不过是个修仪,怎配做他娘?”

想了想,又道,“便是如此,皇上才放心将大皇子交给我。”这是木兰的儿子,他只有一个娘。

香凝还想说什么,叫春凝轻轻碰了碰胳膊,这才住了嘴。

“娘娘,施太医来了。”花晴站在门外,高声禀报道。

林清看了春凝一眼,她便乖觉的出去,将施良接了进来。

“香凝,去给施太医上茶。我记得今日并未派人去请太医,你怎的来了?”林清笑着问道。

施良行了礼,就在春凝搬过来的凳子上坐了,结果香凝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这才道,“臣有要事。”

林清一愣,见他眼角瞟着两个丫头,这才道,“不妨,她们跟着我的时日很久,都是信得过的。”

香凝闻言眼睛一瞪,指着施良道,“怎么,莫非施太医怀疑奴婢会对娘娘不利?亏我那么信你,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