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听到这里,刘翰睿不断的微笑点头,现在他总算知道刘夕像谁了,有这么个父亲,也难怪连女儿的辩才也了得。正想着,眼角的余光扫到虚掩门缝里的一双偷窥的眼睛,双目对上,他带着笑意推着轮椅过去,将人拉了进来。刘云昌看到了这一幕,皱了下眉,终没有说什么。而书房中的气温也因为争锋相对而升温。

“你,你这是诡辩——”刘嘉阳不服气的道。手指更不客气的戳向他:“你这是危险言论,中国是农业大国不错,可九亿的农民不能代表所有的人民。”

“好了嘉阳,你也不用太激动,我们不过是坐在家里讨论一下。你指的危险言论太过于危言耸听了,现在连最高领导人都没有对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发表言论,你怎么可以就这么下定论。三子呢?你有什么看法?”刘云昌话锋一转,转向了一直默不作声的刘翰明。

“姐,关于这点,我不支持你,现在的最高领导人曾经提出要恢复农业生产,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哪种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用哪种形式的言论。依照他的行事风格,这场改革不可避免。除非有和他同等级的人反对。”

而现在论资历,有谁比的上他,和他同等级的,要么病死,要么在特殊时期中被害死,可以说改革势在必行。

听到刘翰明的这番言论让刘云昌欣慰无比,这小子虽然智慧不足,可好在会钻营,琢磨。可以从最高领导人曾经的言论来结论未来华夏国的走势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家笙,以前是想对你磨砺才让你去东海市,现在我觉得你也历练的差不多了,我们老刘家的根基终在北方,而不是南方,你要不要考虑调过来?”要说刘翰明这番言论让他欣慰的话,那先前对刘家笙的考验如果有分数可以评判,他绝对会打满分。不管是分析华夏国现今的状况还是调查小岗村的粮食数据,都让他非常的满意,老天总算对他刘家不薄,虽然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一个大儿子,又残了一个他最看好的儿子,现在总算在第三代身上看到了一点曙光,也是时候让刘家的第三代出世了。可他还没有等来刘家笙的回答,一个稚嫩的声音却插了进来。

“我反对!”

只不过想看看父亲有没有在家庭会议上被欺负,结果被刘翰睿请了进来,让她听到这么爆炸的一个消息。开什么国际玩笑,若是父亲被这么调到北方还有什么搞头?未来发展的重点可全是在南方,单看未来华夏被提拔上去的官员?几乎南方占了一大半。而且,她的记忆,生活习性,熟悉的人全部都是在东海市。而就此去北方的话,她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错过了未来发展最为关键的前十年等她长起来还有什么搞头?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阻止父亲前往北方,不但是这样,她还要让老头子打消念头,否则就算父亲不愿去,老头子总有一天还会把他调走的。

“大人讲话,小孩子插什么嘴?”本来就和刘家笙在这里争锋相对吃了亏,又看到刘夕在这个时候冒出来,刘嘉阳恼火的道。

原本刘云昌也是要训斥刘夕的,不过看到女儿已经开口,也就没有再训斥下去,倒是对老二的行为更是不理解了,他知道人是老二叫进来的,可从来没有见老二这么对人和颜悦色过。

“小夕,你怎么可以这么没规没据的?”刘家笙虽然疼女儿,可这里终究不比家里随意。可又看到女儿眼中的委屈,也就开不了重口责备了。

“为什么不能反对?”忽然,一直不言语的刘翰睿眉毛一挑,在这个时候开口。

这时就连刘云昌也疑惑了,难道是刘翰睿让刘夕提出反对的?

“小夕,和二爷爷说说你反对的理由?”环顾众人,他笑嘻嘻的问刘夕。

看到二子的笑颜,这回在场的都明白这个小孩恐怕对刘翰睿的不同意义了。多少年了?没有看到刘翰睿在人前露出笑容。而奇迹的发起人居然是这个小女孩?刘云昌这个纠结呀!

“我觉得爸爸在哪里工作不重要,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稚嫩的声音响彻全场。刘翰睿尽管对刘夕已经刮目,可听到她现在的这句,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天才呀,他刘家恐怕要出一个天才了!

而刘云昌更是疑惑了,这话是刘翰睿的意思还是面前这个小女孩自己的想法?如果是面前这个小女孩的想法这也太过骇人了。可如果是刘翰睿的想法,他何以自己不提出来要借一个小女孩的口呢?

“小夕,你为什么会认为金子会发光?这话谁教你的?”刘云昌走到她面前,试探的问。

我故做疑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