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1/4页)

1992年2月7日。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意大利里拉等明显被高估,这些国家的央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降息或贬值压力,它们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德国在有关经济政策方面难以保持协调一致,一旦这些国家市场发生动荡,它们无力抵御时,作为核心国的德国不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帮助这些国家。

这个时候有嗅觉的人就不会放过这次阻击欧洲市场的机会。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时已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很难保持协调一致。一旦构成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链条”出现松动,像他这样的投机者便会乘虚而人。对这些松动的“链条”发起进攻,而其他的潮流追随者也会闻风而动。使汇率更加摇摆不定,最终,对追风机制的依靠比市场接纳它们的容量大得多,直到整个机制被摧毁。

前世,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些欧洲国家便很难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为了各自的一些绳头小利,欧洲各国谁也谁付不了谁放弃眼前利益,当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国的利率不下调,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将会削弱英镑,从而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而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在不断扩大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政府维持高利率的经济政策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它请求德国联邦银行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却担心降息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崩溃,拒绝了英国降息的请求。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i=l,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在1992年夏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9月,量子基金协同大量的投机者进攻欧洲汇率体系那些疲软的货币,其包括英镑、意大利里拉等。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央银行不得不斥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

英镑几近奔溃,在这次较量,成就了量子基金和索罗斯的威名,而我所要做的就是集齐全部资金让身在美国的彼得。奇动紧跟量子基金的脚步,事实是量子基金也已经联系了彼得。奇,为了这次阻击量子基金动用了超过一百亿的美元。当然不止彼得。奇一个还有很多个小巨头,连一些小国都隐秘的跟了进来,可见很多人还是非常有眼光的。

这是阻击的目标是好几个国家,而不是单单一个,虽然这几个国家的货币看起来很疲软,可是再怎么疲软,那也是一个国家,还是有底蕴的国家。英国是什么起步大家都明白,当年大英的船队可以说是征服了非洲、南美,又联同多个欧洲国家对华夏进行了侵略。使之华夏大面积的国土沦落,白银外流。我还记得历史课的老师在形容清朝时期割地赔款那段讲起要赔银子的那段时都是用山来形容银子的数量。已达到我们心的震撼。

所以对英国的这次阻击我让吴亚存从银行贷最高限度的款项,又伙同钟飞红,用最大的限度把所有资金汇集到彼得。奇手。

“小夕,上次香港股票崩盘,你还没有把所有资金投入进去,这回就为什么怎么疯狂?”吴亚存在接到我的电话的时候问道。

“香港怎么说都是同根同源,而对强盗又有什么好客气的?”我懒洋洋的回道。

“。。。。。。敢情你还是一个民族大义分子。”

“那段历史闻者痛心。可惜是他们的底蕴太深厚了,即使经历过这样一个危机也可以在短时间恢复。而且在我们国家背负的危机远远比那些国家要重。”我道。

随着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倒塌,资本社会开始把目光瞄准了华夏,使得华夏再没有屏障可以阻挡他们的视线。索性的是现在我们国家的改革成效显著,特别是沿海口岸的经济增长,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为华夏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吴亚存电话聊完,我又睡了下去。没有办法,动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