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阮君、水凝、清风、鸣凤组成法师支援小队,归阮香直接调遣。另设军医队,左明霞任队长,现正在重金从各地招募医生还有兽医。挑选精壮士兵五百人组成近卫队,专司阮香安全,称虎卫军,由呼延豹率领。

“各部队打乱原来建制,士兵通过考核弓马武艺决定其归属哪个大队,不论来自哪里,进入军队都是兄弟,当团结友爱,不准因为地域习惯不同而拉帮结派,互相肘掣。违者军法从事。”

“下面是战场上指挥权顺位接手情况。大队长阵亡,由所属第一中队长接手指挥,第一中队长又阵亡,由第二中队长接手指挥,依此类推,小队长也是如此。有部队单独执行任务时,阮香须任命指挥官,部队服从所任命的指挥官指挥。”

吕晓玉干脆利落地一口气宣布完军令,环视众人,意思:还有什么问题吗?

杨影道:“队长阵亡就斩下属,这未免太严苛了吧?”

吕晓玉严肃地道:“军令严则士卒用死命,连自己的队官都保不住的士卒要他作甚!”

众人点头称是。

阮香道:“已经申明军令,各位回去本队,尽快传达到士兵。一会儿散会之后,到晓玉那里领取一份书面操典,上面有各部门职责、各兵种考核指标和详细奖惩措施。从现在开始广派探子,搜集苏中、淄州、怀州方面的消息,大家回去尽快熟悉部队,加强训练,准备战斗。”

众将起身答应。

接下来几天,藏龙山的山谷中,靖难军营地一片忙碌景象。最忙的还是各队队长,甄选士兵,宣布军令,检查装备,组织士兵推选小队长中队长,训练,演习,从清晨到深夜,人喊马嘶。几日下来,所有人都累得瘦了一圈。特别是吴忧,所谓的参谋部还没拉进来几个人呢,就整天被各个队长拉着讲解军令,累得他口干舌燥,几乎就要口吐白沫了,暗自抱怨阮香给他找了这么个累人的差使。阮君等人的法师小组可以说是最清闲的,不过在阮君的带领下有时候跑到吕晓玉的军令部帮帮忙,有时候跑到左明霞的军医队指手画脚,更多的时候是到吴忧的参谋部去捣乱,闹得本来就焦头烂额的吴忧头大无比,连连向阮香抱怨。

弓箭手四个大队选出了各级队长,因为申明了严格的军令,所以当选的都是士兵中的佼佼者。士兵们潜意识里认为如果这么优秀的队长都在战场上挂掉了,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机会了吧,到时候估计也用不着等着军法队砍自己的脑袋了。四名新选举出来的大队长是:郑班、班高、高放、方略。其中班高是泸州军中有名的神射手,其它三人都是灵州本地豪杰,本身就颇有威望,武艺高强,弓马娴熟,深得士兵们爱戴。

四月初一,从泸州购买的三千匹战马运到。这时候最忙的人就数沙炳、周景两人了。训练弓骑兵部队早就被提上了日程,现在更是重中之重。以前骑兵们配骑兵弓只是作为离敌人较远时远射用的,并不作为主战兵器,要建立一支纯骑射为主的弓骑兵部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无论是单兵训练还是阵形组合、兵种配合都需要探索。而阮香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两人几乎昼夜不歇地操练那些有幸加入弓骑兵的士兵们。士兵们轮班休息,他们两人却是很少休息。为了配合弓骑兵部队的需要,张超的后勤部对原有骑兵弓进行了改进。结合了骑兵弓的轻便和步兵长弓威力强劲的优点,开发了弓骑兵专用的硬弓,射程超过了原先的骑兵弓,虽然没有步兵长弓那么远,但是破甲威力、射击精度都接近步兵长弓。

从三月份以来,阮香派遣小股部队出击,慢慢蚕食了周围上百里的地方,因为地处淄州、灵州交界处,周围又多是山地,地方贫瘠,加上苏中和郝萌已经开战,所以两边都没在藏龙山放太多精力。

四月底,第二批泸州战马三千匹运到,同时还有张雄等人竭尽全力筹措的一批装备。不过这时候泸、徽两州军开始对云州发动攻势,道路往来不易,而且泸州也需要大量战马,赵扬表示这一批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批了。

五月初五,藏龙山靖难军营地不像往日一般一片喧闹,出奇地寂静无声。山谷中筑起了一座高台。今天是阮香靖难军正式建军的日子。高台上端坐着阮香和军令部、参谋部、后勤部三部长官,各部队按照各自大队排成整齐的阵形。

吕晓玉宣布为各部队授军旗。

各队大队长依次上台领取本部军旗。刚建成的弓骑兵大队暂时由呼延豹兼任大队长。

吕晓玉再次申明军令,宣布奖惩措施。

然后是各部表演性质的对抗演习。看着这些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