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阮香还是有点儿担心道:“那苏华会把这件事告诉苏中么?”

吴忧道:“以苏华对苏中的忠心,应该不会隐瞒。苏中并不是什么有容人之量的人,绝不会容忍别人的背叛,哪怕只是疑心,也足以让他疏远古清了。”

阮香这才释怀。

西柳城。

苏中自从烽火城逃回来之后就撤除了对灵州城的包围,收缩回西柳城建立了防线,淄州军也没有追赶。仍旧固守灵州、蓬城。

苏中和苏华相见自有一番惊喜。听了苏华的怀疑,苏中有点儿拿不定主意。前者古清几次献计都成功了,而且古清也跟了自己几年了,按说不会出卖自己。这很可能是阮香他们故布疑阵,引自己上钩。不过这个圈套也太过于明显,按理说阮香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现在形势对自己不利,也难保古清等人不会生异心。苏中绝对信任苏华,他相信苏华绝不会对自己说谎,剩下的问题就是古清还可靠吗?毕竟这次进攻烽火城的计划就是古清一手促成的,难道这次失败真的和古清有关?这次去烽火城赎回苏华也是古清主动要求的,又在那里耽搁了一夜,这其中就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吗?古清汇报情况时只说被阮香军留了一夜,语焉不详,不是很可疑吗?

苏中深深地疑惑了,暗道阮香真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不过这还难不倒苏中。他很快就有了决定。古清不能杀,贸然杀了他恐怕会引起军心不稳,而且也没有真凭实据,若是杀错了徒惹敌人耻笑。却也不可以留在身边,若他果然有异心,和敌人里应外合可不是好玩的。

苏中将古清招进营内道:“近日来怀州军蠢蠢欲动,若是趁我军空虚夺我南线二城,恐怕大有不便,我欲派先生去镇守东莱城,先生意下如何?”

古清还不知道苏中已经对他起了疑心,谏道:“东莱城防御薄弱,兵微粮少,不是久守之地。现在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东莱城的得失,而在于西柳城的战事。属下希望能留在将军身边,略尽绵薄之力。”

苏中道:“我自有计较,先生不必多言。我拨给你五千兵马,你即日启程吧。”

古清见苏中已经决定,知道多说无益,领命出帐。

古清回营打点启程,想到苏中已经开始疏远自己,不由得一阵心寒,长叹一声。

正好蔡忠来访,问道:“古兄何故长叹?”

古清将苏中调自己去东莱的命令跟蔡忠说了,蔡忠大惊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将军怎会如此胡涂!我去劝将军收回成命。”便要去找苏中进言。古清止道:“我也曾当面向苏将军提过,苏将军已经下定了决心,恐怕你去也没用。”蔡忠坚持道:“古兄且稍等,我等谋士就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定要劝将军回心转意。”古清被他诚心感动,依言等候。

过了一会儿,蔡忠怒气冲冲地进来,对古清歉然道:“小弟也无能为力了。将军现在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只好委屈古兄在东莱屈就几日,我一定想办法说服将军,调古兄回来。”

古清黯然道:“苏将军分明是对我起了疑心,我竭尽心力还不是为了他着想,没想到到头来落得这么个下场。罢了,就死在东莱又如何?”

蔡忠犹豫片刻道:“古兄,这些话本不应该由我这做下属的来说。不过将军自从烽火城战败之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事情都有点儿疑神疑鬼,像这次调古兄去守东莱,原本的将军是绝不会作出这种不智的决定的。”

古清叹道:“何尝不是呢?我本以为苏华小姐回来后,将军会打开心结,找回自信,没想到还是不行。”

又道:“将军这个状态恐怕迟早要败于那阮香之手,到时候我等不知道将埋骨何方啊。将军现在调我去东莱未尝不是给我留一条退路呢。”语气颇有自嘲的意思。

蔡忠道:“古兄不可气馁,事情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若是果真有那么一天,天下之大,哪里不是我们的容身之所?”

古清道:“但愿如此吧。”

两人对视一眼,都感到前途莫测,不容乐观。

第五节西柳

樊能进见苏中道:“将军为何让古清守东莱?”

苏中道:“我怕古清已经不可靠了。”

樊能道:“将军既疑他当杀之,奈何将他远放?万一他据城叛乱,我军危矣。”

苏中默然良久,道:“宁可古清负我,不可我负古清。”

樊能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将军仁慈,就由属下来做这个恶人吧。”

说罢转身出帐,苏中无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