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苏华还是那张平静的脸,她静静地听宁霜说完了她的担忧,眼里反而有种兴奋的神情闪过,她对宁霜道:“是祸躲不过,我前阵子审问这些马贼的活口的时候就曾听他们总是提到什么十八连营寨,恐怕那就是他们的头目,这么些日子的偃旗息鼓,应该是在积蓄力量。通过这么多次交战,敌人想必对咱们的兵力部署,实力情况摸透了,咱们对他们可还是知之不详,兵法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便是在知彼这一点上落后了。”

宁霜皱眉道:“敌情不明,这仗还怎么打?”

苏华道:“这也不难估计。看前一阵子袭扰的规模,敌人总数应该在二万到三万人之间,综合那些贼兵的装备情况,他们的大部队也不过如此,战斗力也可以预期了,贼兵们的诡计,最多就是以人数取胜,这种敌人就算再多十倍,也不用担心的。若是宁小姐能准我出战,我只率手下五百弟兄就能踏平贼兵的巢穴。”

宁霜听她这么一讲,放心不少,道:“那么还是稳妥些好,反正贼兵迟早来攻,咱们以逸待劳,也省得冒险。”

苏华听了这话,心中顿时将宁霜看低了不少,到底是没真正经过战阵的人,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哪有这样优柔寡断的?看起来宁霜对于耍点儿阴谋诡计还有宁家的那些私兵,都被金钱包装成大少爷了,打败了几波不入流的马贼,就好像天下无敌了似的,有本事和真正的劲旅碰碰看,她就看不惯他们那种骄横奢侈的做派,但是碍着宁霜,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注意让手下和他们保持距离,互不干涉。统领宁家军的是以“英雄豪杰”命名的宁家四名新秀武将,不过看这四人不相上下的粗壮魁梧,苏华觉得倒不如把他们叫“宁氏四兽”更确切些。这四人勇猛有余,谋略全无。反而是那些中下层军官,多数在苏中的军队中受过比较正规的训练,参与过对靖难军的几次战斗,总算知道真正的打仗是怎么回事,但是整支军队都被一种浮躁的风气所侵蚀,苏华只能无奈地看着那些本来应该有所作为的军官们同样落入矫饰浮夸的俗套中。金钱铸就了这支豪华的部队,可是如果有一天这支部队灭亡了的话,肯定也是因为金钱。

又过了三天,马贼大部出现在宁家军的视线里,确如苏华所料,马贼们的人数是两万多人,装备也很差,而且贼兵纷纷攘攘,不成队列,显然没受过什么正规训练,贼军中军打着一面大旗,上书“先锋大将军秦”。两军隔着丽水对峙,宁家军在丽水南,贼兵在丽水北。

宁霜相当兴奋,只要击败了这支贼军,宁家的声名也就打出来了,他们将彻底摆脱贼寇们的骚扰,在云州开辟一个基地出来,就算萨都伤好了也不能阻止他们了。

贼兵显然没有等待的耐心,他们分出人手编制浮桥,搜罗船只,准备渡河。苏华本来还担心贼兵会分兵从上游或者下游偷渡,不过侦骑显示,敌人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准备一窝蜂强渡过河。宁霜将宁家军约退十里,表示不会趁敌人渡河时候攻击。她是想干脆将马贼们都歼灭在丽水河畔,永绝后患。贼兵果然上当,陆续渡河,背水下寨。秦古剑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背水下寨当然是兵家大忌,但是历史上也有背水下寨取胜的,因为背后没有退路,所以士兵们会拼死作战,足以弥补装备训练的不足了。当然马贼的狡猾还是让他采取了谨慎的步骤,他把自己的部队分批渡过河,他的嫡系是最后过河的,这也是怕那些新整合的部队甩下他自己逃跑了。

双方就这样各怀鬼胎地完成了战前准备工作,并且都为自己的计划得以实施而自鸣得意。真正的战斗是开始于一个闷热的下午,缺乏耐心的马贼首先开始挑衅,宁家军的士兵们还之以地方特色的谩骂。随后就在一片无序混乱中双方展开了战斗。

马贼们的打法相当无耻,他们驱使奴隶和掳掠来的百姓在阵前冲锋作挡箭牌,大队人马跟在这些人后面逼近宁家的阵线。宁家军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射出了密集的弩箭,惨嚎声立刻响成一片,毫无防护的奴隶和百姓立刻死伤枕藉。紧接着又是一轮箭雨,惨厉的呼喊声让那些初临战阵的士兵胆战心惊,即便以苏华的刚硬心肠也不禁对这场屠杀动容。宁家的士兵组成三层叠射的阵形,一排射完蹲地装箭,第二排接上,然后是第三排,循环往复,这是靖难军操典中的标准队列。距离宁家军阵列三百步到二百步之间,弩箭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组成了一段真正的死亡之网。不一会儿功夫这段窄窄的地段就累积了几千具插满箭矢的尸体,暗红的血液汇成溪流,流入丽水,染红了方圆数里的河面,浓重的血腥气让人作呕。

马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