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吴忧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只有董不语势如疯虎,兀自和狄稷死斗不休,这时忽听他们背后的隘道中有人朗朗笑道:“二位看在我的面子上罢手如何?”随着话音,一支三尺长箭如迅雷电光射到,正好董不语的长戟和狄稷的狼牙棒相互交击,相持不下,被这长箭一撞,两人都感到一股强横的大力涌到,胶着的兵刃顿时分开。众人望向隘道,就见一队云州军马排成一线走来,当先大将正是萨都。

“神威将军风采更胜往昔!”吴忧斥退还要拼斗的狄稷,远远地笑着对萨都施礼。

“吴将军别来无恙?”萨都大有深意地审视了一下董不语道:“前阵子中了宵小的暗算,几乎狼狈。不过我不会再给敌人这样的机会了。”

宁霜也上来见礼,三支兵马合在一起,随着胡斌一起进入圣武关。

圣武关,这圣武帝亲手建立的伟大要塞,其规模不下于一座中型城市,当初圣武帝远征云州戎狄,就是以这里为出发点和后勤补给基地,这里也是燕州北方的门户,形势险峻,易守难攻。

吴忧进入这伟大的要塞的时候,不禁啧啧赞叹,深为其坚不可破的防御所折服。

“给我十万人,也攻不下这么坚固的堡垒,这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吴忧由衷赞叹道。

胡斌在一边笑道:“戎狄曾以二十万大军围攻此要塞半年之久,却无功而返。而唐公当初只遣一万骑兵,连夜奔袭,一夜就拿下了这一险关,当时萨都将军可是先锋将。”

萨都微笑起来,这是他平生打过的最得意的仗之一。以万人兵力征服圣武关这伟大的要塞,这就是摘走了大周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一战让他名动天下。

吴忧恰到好处的逢迎让萨都暂时放弃了对吴忧的那点儿戒心,更不愿意看宁家那些人让人扫兴的脸色,应吴忧的要求,他讲述了当时攻克这座要塞的情形,吴忧不时发出几声赞叹,路上的时间就这么打发过去。

宁霜落在后边,厌恶地对董不语道:“这个吴忧简直令人作呕,你看他的神气,就象见了亲爹似的!好象恨不得替那个萨都擦靴子。咱们居然被这种人骗过!”

董不语冷冷道:“他本来就是个小丑。可是刚才苏华干什么去了?她为什么没有按约定在后面出现?”

宁霜道:“也许是她看到萨都的人过来了,所以没有动手罢。”

第十五节白鹳

晚上,在圣武关,守将胡斌为了招待这些云州的客人而召开了一次盛大的篝火盛宴。在这军人为主的要塞里,他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驻守要塞的生活枯燥乏味,士兵们难得可以放松一下,都欢呼将军大人英明,杀猪宰羊,忙得不亦乐乎。

夜色深沉,士兵们围绕着熊熊篝火喝酒吃肉,开始还有些拘谨,不一会儿胡斌、萨都等高级军官相继离席,士兵们慢慢开始放开胸怀,开怀畅饮。这些当兵的人一般都是粗鲁不文,不一会儿功夫,划拳斗酒的、打架骂娘的、唱下流小段子的各种好戏纷纷登场。这其中吴忧带来的士兵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了这粗野的集体娱乐之中,就像一杯水倒入了水缸。他们本来就出身于底层,为了谋生学习过各种各样的技能和本领,和关中士兵很快就打成一片。他们教着关中士兵合着风笛的节奏跳起草原上特有的快步舞,用他们辽远的歌喉高唱着走调的草原民歌。只能从红色和青色的战袍上能分出哪些才是吴忧的士兵哪些才是关中士兵。

白衣的宁家士兵受了冷落,这些良家子弟多数都读过书,军旅生涯虽然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血与火,却并没有抹去他们面对这些下等人时候的骄矜。所以他们独自围了几个小堆,怀着忧郁的心情谈起了各自家乡的田地和牧场。吵闹的人群和他们这边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照。听够了喧闹的士兵们不成曲调的胡诌乱唱,忽然一个宁家士兵起头唱起了一首《牧马人》的忧伤小调,宁家众士兵一起和唱起来,忧伤的曲调让人想起了遥远的家乡,那些喧闹的士兵也逐渐安静下来,静静地听他们唱歌。忧愁使人更易醉,很快地上就有很多泪流满面的士兵醉卧地上,旁边不那么醉的士兵搀起他们回到自己的营房。

“鹰!鹰!”一个士兵忽然指着天空大呼小叫起来。一群人望向天空,有的视力好的人同时看到了,天上一个小黑点在盘旋着。“射!”“射!”“把它射下来!”士兵们闹哄哄地嚷嚷着,纷纷取弓箭。一堆散乱的羽箭升上了天空,没有到达黑点的高度就纷纷落了下来,竟有几个士兵被回落下来的羽箭所伤,士兵们一片咒骂之声。

胡斌正陪几个首脑人物饮酒,见众士兵喧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