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杨恭大惊,想不到果然被自己猜中。苏靖有伏兵!杨恭忙命军队调头,迎战新出现的这支生力军。同时急速鸣金,让杨影、二唐撤出战场。杨影见背后尘头大起,也知道有伏兵,急忙收兵,苏靖哪里肯放,立即展开追击。眼看杨影就要全线崩溃,这时战场以北忽然又有大量烟尘升腾而起,杨影叹一声苦也,这不是火上浇油么?却见苏靖军鸣金收兵。原来那新来的竟不是叛军的人马。

杨影死里逃生,大叹侥幸。忙命杨恭率五十骑去瞧瞧新来的援军是谁。不一刻,杨恭领回来一个中年人,文士打扮,虽容貌平平,却气度飘逸。杨影却不识得。问其姓名,这人呵呵笑道:“鄙人俞城,原本是闵化部下谋士。闻听天使来开州,特来相投。希望能略尽绵薄之力。”

杨影仍然不知道这人,唐贵却发怒道:“好!居然是你这贼子!杨将军,此人是闵化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被称作智囊。当初闵化举起叛旗,这俞城便是鼓动者之一。而开南诸城作战失利,十有八九都是这俞城在冒坏水。我开州多少将士都死在他的计谋下!这人这次来肯定不怀好意,请将军立即将其斩杀,以绝后患。”

杨影没有说话,只是大有深意地盯着俞城看。俞城全无惧色。杨影忽然问道:“刚才尘头大起,苏靖惊退,是先生的手笔吧?”

俞城听他称呼自己为先生,心里不由得暗自松了一口气,道:“俞某因不能见容于闵化,是以隐居在此。今日见两军交兵,局势似乎对天使不利,因此便命庄客伪作大军来援的样子。俞某又熟悉闵军旗鼓号令,因此得以蒙混过苏靖。”

见杨影仍然有所顾虑,杨恭道:“先前同在闵化帐下效命时,俞先生智慧过人,多有奇谋,后来因故获罪逃亡,主公何不试用之?”

杨影于是下定决心,因问道:“如今贼军军势强盛,无法取胜,先生可有何妙策退敌?”

俞城笑道:“天使问的是眼前之敌还是闵化全军?”

杨影诧异道:“眼前之敌又若何?全军又若何?”

“若论眼前之敌,在城看来,不过是土鸡瓦犬,不堪一击。闵化势盛,却不能久。只要天使信得过,某亦有计擒之。”

“先生请试言之。”杨影诚恳地道。

“机密大事,岂可大庭广众之下泛泛而论?”俞城眼中闪过一丝傲色。

“失礼了。”杨影笑道,乃摒退从人,与俞城单独计议,唐贵、唐岚皆现不平之色。

“先生现在可以告知破敌良策了吧?”

“城以为,若要对苏靖行计,需先动其心、夺其志、挫其锋、折其锐。我有一计,只需如此如此,苏靖可擒。”

“就照此行事。”杨影大喜道。

其后连续数日,杨影高悬免战牌,不战也不退,只是命士兵严守阵寨,苏靖来攻几次都被击退。

正在苏靖考虑是否要分兵截断杨影粮道的时候,猛然收到一个消息,杨影在云址与他对峙的时候,暗地里派遣杨恭率一支百人的小部队袭击了九宜城附近的一个小镇苑尾。

杨恭袭击苑尾后没有劫掠也没有屠杀,事后查明,他只带走了一个人。这个消息对苏靖来讲简直是晴天霹雳,因为杨恭掠走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母亲。他根本想不到杨影是怎么侦知他的母亲在那个镇上的。苏靖事母至孝,闻听母亲被虏,顿时心神大乱。

杨影遣使来说苏靖归降。苏靖认得来使是俞城,总算知道自己母亲是为何被虏的了,不禁大吃一惊,又是厌恶又是气愤,坚拒之。俞城似早料到,乃退而求其次,要求苏靖立即撤军,只要保证不干扰杨影取九宜城,杨影自可释放苏母。

苏靖仍有疑虑,俞城乃厉声道:“汝母生死全在将军,一言可决之。坐视九宜被攻不救,闵化大不了办你一个指挥不力,就算辞官不做,强如现在汝母就死在你手上。杨将军保证,只要你答应这条件,决不动你母亲分毫。”

苏靖思来想去也只好如此。双方乃约定次日各自将军队约退三十里。

俞城回到杨影大营,密禀杨影道:“苏靖心已动、气已夺,如今就看天使的了,成功与否,在此一举。”

杨影乃悄悄点起三千精兵交给杨恭,连夜插向苏靖背后。约定举火为号,前后夹攻苏靖。

苏靖心烦意乱,丧失了警觉性,对杨影部队的调动浑然不知,他顾念母亲心切,即命部队做好撤退的准备。对士兵们来说,这是一个轻松的夜晚,即便只是告一段落,至少战争是暂时结束了。今夜可以不用那么着意提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