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1/4页)

心中也是有意见的,只是没露出 来。

如今温宥娘这么说,温老夫人就记在了心上,却又有些为难,“虽是淑妃的人,却也是四皇子送进府来的,又哪那么容易就还回去?”

温 宥娘低声道:“四皇子大婚前,皇后娘娘就不太喜欢淑妃了,这才吃了训斥被禁足。如今淑妃在宫里也不好过,淑妃娘家也不成什么气候,又哪敢得罪祖父呢。祖父 如今虽五品,然而再过不久当是要被再升回去的。祖母也不需要怕,就是撵回去了,他们也不敢闹出来。皇子借机结党朝臣,当今最忌讳这个了。”

历朝历代,有所作为的明君,在权利一道上就最为小气,不说朝臣结党容不下,皇子结党威胁到他的皇位的,更加容不下。

也只有大皇子与太子,因要制衡,这才容忍下来。要换了四皇子,在皇帝没给之前,他就伸手去拿,当今对四皇子的想法,恐怕就得变一变了。

只不过,这里面要是皇帝执意?

温宥娘想了想,就是皇帝的意思,温老夫人将人给退回去,皇帝也不会在明面上将温府怎么样,到底内院女眷做事哪如外院的男子。

当今要重用温老爷子,就少不得得接受有个‘不懂事儿’的温老夫人了。毕竟温家老爷儿孙都成群的人,又有温老爷子对温老夫人一往情深半妾也无的说法,再给温家老爷换个靠谱的老婆也晚了。

“况 且,她还在慧娘身边说些犯忌讳的话儿。”温宥娘顿了顿,道,“昨日慧娘跑来问我,她母亲是不是冤枉的。这事儿不说我不知晓,当初可都是人证物证俱在的,又 是当今亲自下的判决。就说是冤枉的,要慧娘听她的怂恿,闹出来了,当今难不成会承认自己错了?少不得把这笔帐记在了温家头上。”

这世上,谁都能错,就是皇帝不能错。温老夫人听得温宥娘这话,倒吸了一口冷气。道:“竟不知那婆子竟抱着这样的心思!你说得对,是得撵出去才行。等我今日回去,明日就撵回去。”

那嬷嬷在温府中下人中再有威信,也不及温老夫人这个这真正的当家人,温老夫人若说要将人撵出去,自然不会有人拦着。

相信温长慧昨日听到她所说的那些话,在温老夫人要将那嬷嬷送回宫中时,当不会出声。

温宥娘当初想来想去,不知淑妃为何借四皇子之手送一个嬷嬷给温长慧,昨日听得温长慧说那一番话,倒是明白了。

恐怕是淑妃想卖温府一个人情,要能替仇氏、温家大爷翻案,少不得就替自己儿子拉拢了温家老爷这么一个皇帝的亲信。

只可惜,淑妃约莫是不知当初谢氏之事,且也不知皇帝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少不得的角色,要将此事惊动了皇帝,恐怕少不得要被皇帝厌恶两分。

可别说什么真爱,就让四皇子才当皇帝的鬼话,对明君而言,美色也都不过是虚妄,唯有权势才是真心所待。

温宥娘与温老夫人嘱咐了许多,才等温老夫人将那两股线收起,就见得王真人与六太夫人联袂而来。

因大隆习俗,绞面这种事,当有族中长辈亲自动手方带福气,温老夫人便得了这机会。而生为温宥娘过继母亲的六太夫人自然要来梳头结髻,而因温宥娘乃嫁的世家,世家女子的妆容比庶族娘子的复杂得多,因此王真人也一道来了。

温老夫人见得六房婶子与王真人来了,便让开了来,只将温宥娘所说的话记在心中,不再言语。

六太夫人虽与温宥娘有母女之情不过一年,然而却也有着极深的感情的。

因此在梳头之时,先说完了祝词,才与温宥娘道:“以后嫁了人,可莫要跟家中一样任性。你上面虽无婆母、公公,却也是有两重长辈。要谨记女子德行,莫要忤逆、狂妄。”

王真人在一边给温宥娘上妆,听得这话就道:“宥娘随我学了大半载世家规矩,老夫人也莫要过分担忧。宥娘聪慧,行事自是有度的。”

忤逆狂妄?这话王真人可是不爱听。要长辈有错而不言,这才是忤逆。知事而不言,方才是真狂妄。

温宥娘的性子,王真人却是极为放心的。要不是这性子,在孟氏里又哪能占到甚便宜。

六太夫人只得笑着道:“这半载,让真人劳累了。”

王真人将温宥娘脸上刷了一层粉,道:“她是我亲传弟子,与子嗣无异,又哪来劳累之说。”

随后两人,就变着花样,说着自己对温宥娘的喜爱及长辈之情。

温宥娘在那听得好笑,却也因上妆不好发笑,只自己在心里乐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