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每一家铺子采买全了后,曾姑娘就让掌柜半月后,直接送去新宅。货单交于太傅府。由太傅夫人支银子。曾姑娘说:“这些东西可以由我娘亲付的,就是他们不给我银子,买东西是给付银子的。”

林小宁心下一算计,这些物件,加一起可是能抵得上这座宅子了,可不要占这便宜。便要自己出银子。

曾姑娘道:“小宁,你是我的金兰姐妹,我没银子花,你就给我银子,我送你几件家具你却要推辞,定是不把我当姐妹了。”

林小宁问:“嫣嫣,太傅可是在京城有生意在打理?”

曾姑娘道:“是,有许多铺子,还有庄子,不然府里那么多姨娘和下人,拿什么白养着他们,一堆无用的东西,只知道争风吃醋,邀宠献媚,要不就偷奸耍滑,阳奉阴违。”

林小宁便不再推辞,由着曾姑娘折腾去,那宅子,只当是她出了两万两,买了几间住吧。估计将来就是曾姑娘的根据地了,看曾姑娘这架式,好像那不是她林小宁的宅子,是曾姑娘自己的宅子

曾姑娘对护卫说:“找人把宅子修葺好,半个月内,多一天都不行,茅坑由林小姐派专人去指点修葺。”

―――

林家的茅坑物件铺子与魏家的清泉酒,开张当天,胡大人与胡夫人送来了千年不变的牌匾,沈尚书、还有沈公子,曾太傅与夫人都来到铺子,剪彩,提字。

魏家的酒铺挂着“酿仙”二字,是太傅给皇上讨来的御笔。曾姑娘与魏清凡的亲事由胡夫人前去提亲,双方都心知肚明,只是走个过场,大婚之日定于秋天,魏清凡已是太傅准女婿。

皇上因为青青郡主与镇国将军外侄孙儿前阵子大婚,姑母长敬公主得了好女婿,了了心事;然后又是六弟的天命之星升起,帝星更闪耀,心情大好。这又听闻著名的老姑娘曾医圣也定下亲事,正是他开春时亲封的“酿仙”之后,乐道:“太傅,你那小女可终算是能嫁出去了,太喜啊,便龙飞凤舞,写下酿仙二字。”

太傅得到御笔郑重交于魏清凡道:“临摹一块牌子,可挂在酒铺里,御笔裱好,先放置太傅府保管。下一步马上置大宅,宅子置好后,就把裱好的御笔隆重请去新宅。等嫣嫣嫁去后,要夫妻恩爱,嫣嫣一心往医,与常人有所不同,要夫妻体谅。”

太傅之所以这般伏低说话,实是有难以出口隐情,因为他在曾姑娘不在时,无意间入了曾姑娘的华陀术室,看到了那具散着异味的尸身。太傅到底见多识广,镇定自若只当什么也没看到,没与家人透露半分。只是断了曾姑娘的零花银子。如今清凡与嫣嫣情投意合,得趁热打铁,到大婚前,再问皇上讨一个赐婚书,这样就万全了。

太傅当然不知,魏清凡在桃村,天天帮着他的宝贝出格的女儿上山打野兔施华陀术。

正文 第110章 医仙府

太傅当然不知,魏清凡在桃村,天天帮着他的宝贝出格的女儿上山打野兔施华陀术。

林小宁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把卫生的棉巾,干净的新茅坑,在这个朝代让每个平民百姓都能享受到。当然,这只是一个梦想,她还是要赚银子的,等到市场不再哄抢时,那时再大量烧制较为普通的瓷片,把价格降下来,平民百姓也可以用得起。

在苏州的铺子,因为生意火爆,村长的小儿子在苏州雇了车队专门负责运货,还请了镖师押送,一直往返于苏州与桃村之间。运去苏州的茅坑物件与瓷片,都是顶顶上好的,价格是清水县卖价的三倍。可仍然时时断货,村长小儿又在苏州拉了一队泥砖汉子,专门为买家府中修葺茅坑物件及贴屋内外的瓷片。这样就不用每次买家修葺茅坑物件时,还要铺子派人专门指点。

不得不承认,村长的小儿子做生意很是有一套,苏州的铺子给他打理得好好的,后来又加了方老配的泥,贴瓷片牢得很,又是一阵哄抢,苏州到底百姓富足,对于价格,虽然觉得略贵,但也能接受。

对于市面上一些仿制品,林小宁认为,做生意不应该老是想着垄断,垄断不是好品德。

村长小儿子则是不以为然。那些仿制品如何能与林家小郑师傅烧出来的瓷片相比。莫说用了半年就能查觉,就是看,也是一眼便能看出来区别,无论色泽,平滑,还有耐摔不碎裂,都不能同日而语。当然,林家的这些瓷片都掺了荒山的好泥也是原因。

有此得天独厚条件,又有小郑师傅烧瓷手艺,林家的茅坑铺子在苏州声名大响。有许多京城的客商前来,村长小儿子说:再过两个月京城的铺子就开张了,客家不如等京城铺子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