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胤禛细细听着,井亭提起两广的局势日趋安稳,胤禛也渐渐舒了口气,即便是在康熙面前领了军令状办好差事,胤禛现在回忆起刚来两广的时候见的情形,倒是有些诧异,此次的差事,意料之外地变容易了。

想到此,脑子里难免又闪现出那几个人物,闲轶的朋友吗?记起那几人没规矩、无尊卑的摸样,胤禛没有恼火,大概,是有几分羡慕的,闲轶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这近乎纯粹的情谊,最是难得。

从井亭带回来的消息,不难看出,此次两广的灾事,这几人在幕后算是出了大力,难怪瞧着闲轶的样子似乎又瘦了,想来是这几日忙坏了。

清晨闲轶起早为自己煮的清粥,那味道,胤禛自然回味,想起他逼着自己喝了整整两碗,偏偏他却只用了一点胤禛边听着井亭的话,边走神了,有些懊悔,怎么的没有好好看看他,是不是真瘦了许多?瘦了,多少呢?

回神的时候,胤禛觉得,自己果然变了,变得这么不像自己了,尽想这些有的、没的。

“爷,京里有了确切的消息,万岁爷果然让十四阿哥出征了。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十三阿哥如今已是统领了禁卫营和大内侍卫一众,京里的军权得了一半。”井亭最后把这消息提了出来,也知道,这事,主子需要慎重考虑。

胤禛点点头,脸上倒是没多少惊诧的表情,不过,却是在听到十三近况的时候,脸色缓和了些,像是在为了弟弟的安好而高兴。

一日之后,胤禛又叫来了井亭,直接吩咐了一句,拿下两广。

一时间,原本那些被斩了官员的空位子,被一个个不知名的文人武将顶了上去,又个个是新官上任、烧了几把火直到,整个两广官场,再也难找到反对四爷的声响。

京里,老八又陆续送来了不少救灾的银款,胤禛吩咐,分了份儿地发到了各个救灾府衙,自然,在启程回京之前,四爷撂了狠话,“哪个敢再贪的,一旦查明,立斩不误。”

人心是贪的,胤禛也不例外,所以,若没那斤两重,就别伸手拿了多余的,否则,输了便是身家性命。

这一仗,实在赢得漂亮。

康熙在乾清宫见了龙卫中的两人,令,矢放。

太子胤礽,意图逼宫谋反。

康熙洞察先机,把京中军权分给了十三胤祥。

太子党忌惮,错失“良机”。

康熙收到老四在两广办好差事的消息,满意救灾一事的同时,又不禁怀疑起老四的用心明明京中差点翻了天,老四却独独在两广安心办差,他这个第四子,心中究竟如何盘算的?

或许,看错了?难道胤禛眼中最重要的不是皇位?否则,何以让老二在京城逼得如此,若不是自己这个皇帝在紫禁城周旋,老四如何还能有机会夺嫡?

老四,是否真有那份坐稳帝位的能耐?康熙第一次,开始如此怀疑。

殊不知:胤禛心里牢牢记着的,是额娘的那一句,印在心尖上的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不光是要记着,要会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

八爷府的书房里,“看来,皇阿玛还是偏着老二的。胤礽这次这么闹,他都还有帮忙藏着护着,生怕我们抓住了老二的尾巴,往死里拽!便宜他了”

胤禩这话,不过是自言自语。没和老九胤禟说,胤禟可还不是铁了心的四爷党;至于十三,踏踏实实做好差事就行了,四哥夺位的事,凭十三现在的心智,还有待磨练一番。

原本,挖好了坑,等着老二憋不住发难,四爷党就可以将计就计,谁想,康熙爷从中作梗,意料之外,是何居心?

兄弟同心,倒是不难,这一世,老四和老八算得上是最佳兄弟拍档。

然而,至于那“父子同心”之事,真是,难,难,难!

67、帝王悔 计谋出

康熙爷是聪明一世,偶尔糊涂一时。

老四胤禛办完两广的差事,在回京途中,康熙爷坐镇紫禁城,不似当初京中微乱之时,此刻,帝王便已经将胤禛的心计了然于胸了,“芳华,这便是你留给朕的惊喜吗?”

佟芳华离开这么久,他便思念了这些年,这种相思之情,越发的深刻,铭心。

曾经的事,年岁久了,渐渐遗忘了,然而,在意料之外的某个时刻,好比此时康熙坐在景仁宫独自饮酒对月,朦胧中忆起了年少时,第一次见芳华的情景。

彼时,她还只是个六七岁的小丫头,而他已经登位坐上了龙椅有些年。

佟府里初见,那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