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告诉,一个王爷处死一个宫女实在算不得什么,谁敢多说一句,多看一眼?

原来事情可以如此简单,杜萱娘不禁多看了一眼李琦,原来皇家的男子也不尽是草包。

“金铃之事,全靠两位王爷的鼎力相助,再次感谢了,我家的三个大女儿同岁,眼看及笄后便得论婚嫁,然后各分东西,她们能在出嫁之前再重聚,全赖王爷们,将来她们的喜酒,两位王爷可一定要赏光!”杜萱娘说道。

李琦与李适俱都面色大变,李进与张义几兄弟也不解地看着杜萱娘,为何此时提这事?

“杜夫人,她们不都刚满十五岁么?议亲会不会太早了些?”李琦艰涩地问道。

“王爷有所不知,现在开始议亲刚刚好。我家女儿身份虽不显赫,可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文尚武,再加上长得也不是见不得人那种,因此我家的女儿可以低嫁,却不能乱嫁。也就是说娶我家女儿之人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公显贵,一定得是这世上最疼爱她们之人,这也是我家择婿的唯一标准。所谓千金易得,难觅有情人,所以现在我们便得开始慢慢寻找了。若能寻得,可以先为她们定下亲事,及笄之后再论婚嫁,京城中不也是如此风俗么?再者,我也得根据女婿家的情况及早为我家女儿准备嫁妆。”

杜萱娘喝下一口凉茶润嗓子,说得如此明白了,如果这个李琦还不知道怎么做,这门亲事不做也罢。

好在这下子不但李琦李适两个明白了,连李进与张义几兄弟也都明白过来。

于是,一屋子人其乐融融地喝了一会子茶,李琦与李适便起身告辞。

院子里早有与孙金铃身材相似的小妩穿上了孙金铃的宫装,再易容成孙金铃的样子,连李琦都差点认错。

夜里,杜萱娘与孙金铃并排而卧,杜萱娘慢慢地讲述他们两兄妹是如何阴差阳错到她家,然后与她家结成难解之缘,再后来心灰意冷的孙旭山出家托孤,李,杜,崔三家,及孙宝儿三年间如何竭力地寻找她等等。

孙金铃静静地听着,然后将头慢慢在移向杜萱娘,反手将她抱住,“母亲,我不想再去回忆,太累了,我知道你们是最爱我的家人便足够。母亲,我再也不要离开你们,在宫中当我知道自己竟然不是周家的女儿时真的好害怕,好害怕。”

杜萱娘抱着孙金铃再次心痛如绞,泪如雨下,对孙金铃的亏欠是再也无法填补了,唯有将来尽量让她平安幸福下去。

ps:

谢谢精品之作 q青青河边草q两位亲的票票,祝亲们春节快乐!送红包的多多的送,得红包的多多地得!

☆、二七八韩家

杜萱娘决定再在京城耽搁些日子,在北方天气大冷时回果州。因为她发现经过战乱洗礼的长安百废待兴,有许多赚钱的商机,而杜萱娘记忆中除了李隆基放弃过长安,没有其他皇帝也逃出过长安的记载,可见将来长安应该一直是要唐廷手中的,此时若能提前将生意布置下去,定能抢下不少先机,再加上赵梓农已经来了京城一个多月,对京城也差不多熟悉了,正好留下他在京城发展。

于是杜萱娘四处转悠了一下,决定还是做老本行,猪肉铺子,粮铺,药材行,干果行,后来发现酒楼生意也不错,便置了两座临街的小楼,打算改成酒楼食肆。

孙宝儿那家伙听说了,死活要与母亲合伙开酒楼,杜萱娘只得将那两座小楼,及五千两银子交给他练手,说好一人一半的股份,后来杜萱娘又担心孙宝儿拿不下来,只得将家中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两个厨娘叫来暂时掌厨。

在这期间,李进也没闲着,收购了许多的店铺与空置的院子,比长安城破之前的地盘扩大了一半不止。同时他也发现这些与他们一样见机得早的人当中,李琦的济王府活动最频繁。

于是李进派人调查了一下,发现李琦这几年确实长进不少,竟然暗中占了长安八成布庄和绸缎庄生意,而且成了实际上的唐宫衣料供应皇商。

于是,李进感慨地对杜萱娘说道:“这个李琦还真用了一番心思,他那些生意居然用的都是青橙的名字,我们家二小姐不知不觉中便成了家资丰厚的有钱人。”

“我在京城都等了一个多月了,还不见他有动静,可见也是个畏首畏尾的。”杜萱娘很不以为然,金钱如果能证明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意,那这世界会简单很多。

“这也怪不得他。咱们从前太紧张青橙,将他也吓得不轻,这回你已经公开表示同意了他与顾青橙的婚事,他不会听不懂的。”李进倒是放心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