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程昱文的心机之深,看上去是朱云天想结交他,倒让他瞬间给颠倒了个,让共和军的军官们觉得是程昱文在巴结大帅,使得朱云天十分受用,用一个特拽的词说就是倍有面子。

第十九节 完美的谋杀(下)

在札朋的招呼下,大家纷纷就坐,举杯共饮,先祝大元朝千秋万载,皇上洪福齐天,接着几个马屁精又站起来像忠诚的红卫兵一样大喊口号,祝札朋将军和朱云天都尉大人益寿延年,长生不老,永远发财。朱云天想,长生不老?那不成了乌龟了!操你们妈的。他举着杯子,放在唇边,观察着身边札朋的一举一动。

札朋脸上露着和善的笑容,很像一个慈善家兼社会活动家,不时示意让他吃菜,看上去,他一点防备都没有。越是这样,朱云天越觉得心里发悚,尤其札朋腰里跨着刀,这时要找个借口把自己给宰了,易如反掌。汉官在元朝的地位极低,札朋又有先斩后奏之权,如果他够心狠手辣,此时正是除掉自己的最佳时机。

朱云天一阵后悔,为什么没想到这一点呢,该他妈的让图龙跟在自己身边的。为了安全起见,他把图龙派去守卫将军府的后院大门了,以防消息泄露。他的身边只留了两个亲信卫兵,也算是近身搏击的高手。

札朋确实想杀他,在庆功宴筹备之时,几个心腹部下建议在演武场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朱云天拿下,随便捏造个借口将他除了,以防后患。札朋考虑了一夜,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脱脱在亲笔书信中对这个汉人军官很是看重,隐约表露有提拔拉拢之意。若将他杀了,岂不是得罪当朝宰相!

这事儿不划算,札朋打消了先动手为强的念头。一招不慎,全盘皆输。蒙古人擅打江山,却不会守江山,跟汉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不够狠毒,最后只能送了自己的命。

看时机已到,冷汗湿了后背的朱云天环顾广场四周,仍无半点异样,几百名蒙古侍卫像木桩一样持着长枪立在外围,无精打采。连日提心吊胆,让这些士兵像吃了泻药,两腿发虚。

“今天风和日丽,又来了这么多名人,将军何不乘兴讲几句,作两首诗玩玩?”朱云天用崇拜的语气建议。只要他站起来,暴露目标,机会就来了。

札朋正琢磨怎么表现一番自己文武双全风流倜傥的风采,他最近新收了一名侍妾,是个汉人之女,出身青楼,极懂风月,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一直在床上抱怨将军只会交配,不会作诗,让他大为苦恼。这时听了朱云天的马屁,心情颇爽。他顺水推舟的站了起来,拿着酒杯走到演武场中间两米高的台子上,把酒一饮而尽,大声道:“来了这么多客人,本将军今天兴致颇高,即兴作诗一首,方不失了热闹。”

咳了咳嗓子,便昴着大象脖子吟道:“一杯美酒在手中,两颗红枣颤悠悠。若问红枣哪里来,深闺罗床梳妆台。”

朱云天强忍住笑意,跟随台下众人一起欢呼鼓掌:“好诗!好诗啊!”

“那本将军就再来一首!嗯美女怀中坐,问我何所求;我答无所求,只要你宽衣。哈哈哈!”

“天哪,我从没听过这么好的诗!”下面某官员震憾之意溢于言表,抢先表示对将军的崇拜。

广场上一片谄媚的气氛,对面六十米外的旗杆上却突然有人站起来,拉开一张大弓,嗖的一声尖锐的嘶叫,一枝利箭呼啸着射来,从札朋的眉头贯穿后脑,又插进了他身后一名侍卫的胸口。箭弦颤动不止,侍卫当场死亡,而这位江浙行省达鲁不花大人的脑袋已经变成了一棵空心大箩卜。

“将军!这到底怎么回事?”

台下一片惊叫之声,顿时陷入混乱和恐慌。

“有刺客!”

朱云天第一个喊了起来,嘶哑的嗓子挺像那么回事。他挥舞双手,指挥士兵扑向那根足有二十米高的旗杆,顶端有一个了望台,刚好可以容纳一个人藏身。

一听有刺客,除了两名札朋的心腹参军正忙着查看将军那颗变成了破西瓜的脑袋,其他众人都已顾不得关心他到底死了没有,纷纷朝桌子底下钻。当然,这些名流绅士在保命要紧的时刻,是丝毫不会顾惜脸面的,行动得很快,转眼之间桌子底下就趴满了人。只有牛斯文和程昱文这“濠州二蚊”镇定自若,在手下的重重护卫下,仍自摇着手中折扇,喝着杯中酒,就像在看一场戏。

朱云天指挥上百名士兵把旗杆团团围住,了望台上果然有一个人头冒出来,贼头贼脑,便让亲兵挥着大斧子使劲砍旗杆的底部,逼那刺客下来。

“等人一出现,立刻就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