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校尉登时眼睛一瞪:“哪门子亲戚,住在哪条街,哪条胡同,姓甚名谁,都要说清了!确有此事,才可放行!”他玩真格的,简直称得上铁面无私。

陈京哪能说得出这些个细节来,只好苦了脸,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银锭,塞到这校尉手中,只道:“军爷,行个方便吧,大家都不容易。”

朱云天紧张地盯着这校尉的手,关注着他的下一步行动。只要他收下这银子,到了定远的府衙,他定让杨义尘把这校尉砍了喂狗。一锭银子就能买通的人,岂能让他来监守城门?

岂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人意料,校尉拿过银子,在手上掂了两下,像是在估摸这银子的重量,却突然抡圆了胳膊,砸在陈京的肩膀上,口中怒骂:“去你妈的,十两银子就想买通本官?大帅刚颁布的军规,擅收贿银过十两者,立斩!各级关卡行贿超过十两者立刻押入大牢,杖责四十,听候发落!来人,这些人全都给爷锁了,送去府衙!”

陈京毫无防备,被这人砸得肩膀肿起了一个大肉疙瘩,痛不可当。他真想将这校尉一拳打死,但想及老大就在身边,不能造次,只能忍住痛,从地上爬起来,眼望朱云天,征求他的意思。

众人还在六神无主,一群如狼似虎的军兵已经扑了上来,铁链一锁,连成一排,十几个人被牵去了定远府衙。一路上陈京和徐达闭嘴无话,很乖的跟着走,倒是让朱云天摸不到头脑,这俩厮今天怎么了,受了这么大委屈都默默承受,好象良民似的?

其实是因为陈、徐二人把朱云天想得太过高尚,二人在心中竟以为这是朱云天早就安排好的一出戏,以此来考验两人对共和军各种规定的态度。

有了这多疑的心,他们哪敢大放厥词?反而是小魏一开始拼力挣扎,欲要抽剑断了这链子,再一通砍杀,杀将出去。她反手想抽剑之时,却发现两把宝剑早被军兵们卸了去。这些军兵平日闲来无事,整天就练习怎么锁人缴械,早就炉火纯青,从未失手。小魏摸了一团空气,只能独自苦笑,见朱云天未受到伤害,又在自己的地盘,想必没什么危险,心下总算轻松了许多。

他们很快被押到了定远府衙,军兵们分工明确,一进府衙大院,领头的校尉随即把铁链一扔,交给了府中一名主管大牢的从事,道:“这些人对本官行贿,又身份不名,先关起来,待知府大人审问。”

那从事应了一声,就一招手,院中登时出来二十几名士兵,各持兵器,将他们先关到一间宽敞的土牢房。

十几个人靠在一起,闻着这牢内刺鼻的屎尿味,坑坑洼洼的泥地,还有几张脏兮兮的席子,倒也是哭笑不得。离开濠州之时,谁能想到两日后会被关到了这定远大牢里?

除了朱云天对自己的军令得到如此严格的执行而感到洋洋自得,恐怕没人会感到舒服。

尤其那十名在将军府内颐指气使惯了的卫士,之所以没有还手,全是因为朱云天没有发出任何指令,好象是乐在其中的样子,才都吞着这口气。现在进了大牢,这些人一阵埋怨:

“大帅,他们岂有此理”

“大帅,您好歹是金贵之身啊,怎能被关在这种地方?”

说来说去,无非是想让老大发个号令,他们一同杀出去,再找定远知县算帐。

朱云天哪有这么傻,愿意蹲在这臭地方受活罪?反正横竖都要见这杨义尘,进而再见到宁巧,以这种方式见面,也是有趣得紧。他很想知道杨义尘见到自己时,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估计一定会让他跌碎眼镜。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外面的牢房传来喧哗之声,牢头带了一群府衙的衙役进来,说要提了犯人去过堂行杖了。

铁链声声,碎步如花,朱云天头上搭了几根草,活像个落难公子一样跟手下一起被带到了定远府衙的大堂之上。此时正值上午,约有十点多钟,是杨义尘开始办公的点儿。他人已发福壮实了许多,穿了官服,坐在大堂之上,头也不抬,便道:“是早上于城门口捉的那些行贿之人吗?难道你们不知道规矩?先每人打四十板,再来于我回话!”

衙役们齐声应道:“是,大人!”便来扯了朱云天等人的袖子,就欲拉到院子里打屁股。

为什么要拉到院子里,打板子不都是在大堂上吗?原来衙役们见犯人实在太多了,十四个人,每人打四十,加起来就有五百多板,估计要打到下午才能完活。为了不妨碍杨知县办公的心情,他们决定到室外去解决。

见这些人真要打,朱云天慌了,妈的杨义尘,你架子也恁大了吧,好歹抬起头来,看看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