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杨文生道:“若是这两个厂子能运转起来,咱们县的烟叶种植和茶叶种植必然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加上旅游业的兴起,想不富裕都难。”

陈子华却道:“光是运作起来还不行,最是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让制茶和烟草成为芝兰的支柱性产业,那样,才能给我县的农村经济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全部小说超速更新:/〕”

白文斌笑答:“要是能发展成蓝山的玉液酒厂那样的企业,咱们芝兰的农户可就有福了,不过,招商的时候,一定要把优先收购本县的原材料列进去。

杨文生摇摇头:“那样的话对投资商是不公平的,也容易为以后的长久发展埋下隐患。”

陈子华点了点头,道:“还是杨县长深思熟虑,经验丰富呐,其实,完全可以采取投资商与农户联合经营种植的方式,进行集约化种植,这个还需要认真论证一下,上面暂时没有相关的政策,咱们需要谨慎一点。”

开完书记碰头会,陈子华回到办公室,继续

料,准备写两篇比较重要的论文,这是他早已计划好是作为自己究生的论文,二来也是为了官场上的前途着想,将自己的眼光和大局观展现出来,为今后更进一步打好基础。(更多新章节请到〕

说起来,从他进入官场到之后的每次升迁,甚至几次官场博弈,无不跟他的论文有关,次写出东西,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争论,这倒不是说他的政治理论水平真的就非常的高,而是占了重生的优势,这么强大的作弊器,任是谁也没有他看问那么准确、笃定。

摊开稿纸,认真的在顶端写下“不忘阶级斗争…从苏联的改革看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危害”,这是他早已准备好的题目,拥有后世无数政经学者、专家的事后分析评论,陈子华写起来自然应手,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直指核心,将国际形势、苏联政经改革的前因后果、得失要点、必然趋势,分析得一清二楚,的结论便是苏联的执政党必然在这次改革中轰然倒塌,政治制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篇论文对目前的国内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一边要坚持改革开放,一边还要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泛滥,防范改革开放带来的泥沙俱下,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冲击,不忘阶级斗争,警惕和平演变。(全部小说超速更新:〕

陈子华很是用心的对论文进行雕凿,逐字句的改了又改,他明白,在事情没有爆发之前,谁都不会相信庞然大物般的苏共,会在一夜间轰然倒塌,成为历史名词,一旦这篇论文放出去,引起的争论和思想碰撞,绝对是前几篇文章不能相比的,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但是,拥有重生优势的他,又怎么可能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心里默算着那场政变爆发的日子,他在琢磨,什么时候将这篇论文拿出来合适,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距离那天还有整整一个月的工夫,认真盘算之后,决定八月初的时候,将这篇论文放在党内的参考刊物上发表。

假若放的太早,恐怕不等发生在国外的政变爆发,自己就被人碾成渣了,而放到八月初,有半个月的时间缓冲,正可以在争论最激烈的时候爆发,肯定可以达到期的满意效果。

冯雅君推门进来,将一叠文件放在办公桌上,这些都是等待陈子华批阅的文件,积攒了好几天了,然后再顺手把批阅过的文件整理好带走,这些原本该是秘书做的活儿,现在都是冯雅君一直在做,陈子华也听之任之。

瞥见陈子华刚刚写完的稿子,冯雅君顺手拿起来看了两眼,随即眉头一皱:“这是你刚写的?怕是不好拿出手啊,会引起很多麻烦的。

陈子华笑道:“正,你给参谋参谋,这是我的研究生论文,过两天就要上交了,嗯,我还打算在党内刊物上发表的。”

冯雅君沉吟了下,便放下手里的其他工作,坐在沙发上认真看了起来。

“你这篇论文写得实在不错,就是观点太激进了,尤其是对苏联的那个断语,下的太过明确了,这种事情,不引起辩论简直就不可能,光是凭着这一条,你这篇论文就会被人批得体无完肤,甚至自己的前途,都会受到影响。”冯雅君很是担忧的看了陈子华一眼,“即便在党内物发表,也无异于一个原子弹。”

陈子华笑了笑,“我能这么判断,便有着足够的依据和把握,否则也不会写出来了。”

冯雅君琢磨了下,叹了口气,“你这实在是一步险棋,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能退缩,我再帮你看看。”

陈子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