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她笑眯眯的看着满脸红晕的春香,开口说道:“看来今后我算是有口福了,今后你可不许藏着掖着,有什么长处就说出来。这么些年都没吃过你做的东西,着实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呐”

听到她这么说,春香十分认真的回道:“如果姑娘喜欢的话,那奴婢日后天天做给姑娘吃”

“你的意思是,哪怕你今后有了男人,也都不管你男人吃什么了?”洛青菱撑着下巴,开始打趣了起来。

春香被她说的一口气没喘上来,嗔了洛青菱一眼,面上的红晕愈发明显了起来,“姑娘,您都是要嫁出去的人了,怎的说话还这么这么”

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一个好点儿的形容词,只得嘟囔着说道:“今日您出嫁,奴婢就什么都不说了,省的兆头不好。”

本来她是想说,洛青菱说话这么口无遮拦的,当心安王殿下不满。

可是后来一想,这种话在今儿是绝对不能说的,万一日后灵验了怎么办?

呸呸呸大风刮过大风刮过她可什么都没说出口

一看到春香的表情,洛青菱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不过她也不在意。她捡着那些小菜点心吃的很快,一个是因为真的是饿了,从一大早上起来就没有吃什么东西,一直弄到现在,折腾来折腾去,比练武的时候还要累。另外一个,则是因为新嫁娘往往是不允许吃东西的,若是叫人瞧见,自己还没什么,这几个丫鬟就得受罚了。

在别人来之前,洛青菱已经抹干净了嘴,把东西也都收拾干净了。

一堆人来来去去,给她披上了红盖头,外头热闹的很,爆竹声声入耳。

洛青菱看着那红盖头底下的一点点地面,心中有些惆怅了起来。

有人扶着她走到了外头,将一碗鸡蛋茶塞在了洛青菱的手里。这是在新嫁娘上轿之前,要给新郎官喝的东西。洛青菱看不到眼前的人,只是感觉到了对方把鸡蛋茶拿走了。他大抵是喝下去了,因为洛青菱听见喜娘一溜儿的口彩,和周围人欢笑的声音。

那么难喝的东西,真是为难他了。

洛青菱脑海中浮现出了这么一个念头,她被自己的念头给逗笑了。

倒也是,安王应该是没怎么吃过苦的人,从小到大都是锦衣玉食的,像鸡蛋茶这样的东西,应该是从来都没有吃过的。今儿算是折腾的狠了,到了夜里还有更难吃的东西呢。

她还没有坐上饺子,便听的喜娘在身边轻咳了一声。

洛青菱翻了一个白眼,口中发出嘤嘤的哭泣声,可是面上的表情却是极其无奈的。没得法子,如今就是流行哭嫁,明明大夫人都不在了,没得娘亲陪着哭,她都非得要哭上一把。

她好不容易坐上了轿子,便听到外头喜娘咳嗽的声音。洛青菱想了想,把手里的一把扇子给丢了出去。那扇子上头系着红包和手帕,在起轿的时候丢出去,这正是俗称的“放性地”。大概的寓意,便是意味着把小性子留在娘家,不会带到夫家去。

轿子抬起,稳稳当当的向前走,八抬大轿倒是稳当的很,可是她只觉得脑袋上的东西重的很。身上的东西也重,像是足足弄了好多银子打在那衣服上似的,压得洛青菱肩膀疼。

走了没一会儿,喜娘又在外头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洛青菱这回想着应该没什么事儿了,又仔细的想了想规矩,觉得好像并没有遗漏掉什么,所以就没有理会那喜娘的咳嗽。

她在心中暗自替那喜娘担忧,她这么咳,不会是得了什么病罢?

大喜的日子喜娘却得病了,这要是让皇太后知道了,那不是要重重罚她的?

不过这个喜娘显然并不是因为得病的关系,而是因为看见了路边太多人,用咳嗽提醒那些侍卫去拦着那些人,以免阻挡了队伍。这皇家娶亲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可不是她一个小小的喜娘能够担当得起的。

这一列长队按照原本定下来的路线,绕了大半个京城,吹吹打打散了许多银钱出去,才终于算是走进了安王府里。

第一卷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208 拜堂

208 拜堂

等一行人到了安王府前的时候,安王按照规矩拱手延请洛青菱,二人一块儿进了安王府。跨火盆之类的事情便无需提了,成亲这种事情不论是在哪儿,那都是一顿的折腾。

进了安王府里之后,有引赞和通赞二人站在一边,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乐毕,礼生诵唱了起来:“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花堂。”两个人一块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