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非也,非也!其一,在形式上,柳兄大量创作慢词,且一改小令的体制短小,所用词调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改变了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其二,在内容上,柳兄可是把歌伎这个社会最底层的被认为最卑贱人物作为女主人公进行正面的描写,表现出了女性进步而勇敢的爱情观,改变了花间词中传统歌伎低俗、香艳、甘心被玩弄的形象,把她们刻画成有才华、有思想、有真情的感人形象,这可是词史上的创举;其三,在艺术上,雅俗共存,柳兄既做俗词也做雅词,有时候一首词雅谷并存,一改诗庄词媚的传统,用自己的才气刻画出了一幅幅优美的、可感的、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的优美画卷;其四语言通俗,柳兄可是第一个为士井细民进行词作创作的文人士大夫,写作对象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百姓,不论作者的词多么的优美、动人,如果听不懂也是枉然,词既要方便歌伎的理解和演唱,也要便于普通老百姓理解,所以柳兄的词语言的俚俗浅近、朴素生动、易于接受和口语化倾向,也正是基于这些特点,所以受到了普通群众的喜欢;其五,柳兄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虽有花间词派遗风,亦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所以子安基于以上五点,柳兄注定是要名垂千古的风流人物啊!”这是我研读柳永的作品后总结出来。

“子安兄倒也是有些了解三变,只是名垂千古也是不敢想的,三变至今仍未及第及,被士大夫所不齿,但子安兄如此看得起三变,三变就敬你三杯!”接着举杯连饮三大杯,果然是在妓院混的,酒量真不是一般的好。

怎么不敢想,1000年后的人就真真正正地站在你的面前,我所说的都是后世对你的评价,于是想了想,“柳兄,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学题材,就像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多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唐诗就更不用多说了,宋朝的文学题材就是词,柳兄用最朴素的文字动描写着人生最真的情感,只要是真的东西,一定可以打动人,柳兄就是使宋词与唐诗并称为文坛的双璧的奠基人!”

柳永听我完说,略有震动,不过很快恢复,笑得是豪情万丈:“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果真能如子安兄所言那是最好不过,即便不能,但得子安兄这一人生知已,心甚感欣慰!”

柳永的词中常常抒发了蔑视名利、傲视公卿的思想,果真的如书上只是用发泄内心的怨气和失意,对功名还是念念不忘,毕竟“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文人唯一追求的人生价值。

“只是小姐以后不要做男人的穿扮了。”

“你怎么知道我是女的?”我傻兮兮地问。 柳永朗声笑道:“人称三变倚红偎绿,如果连小姐这样的如花佳人也分辨不出,如何对得起三变纵身百花从十多年!虽说小姐身穿男装,可举手投足都是女儿家的味道,不过在三变眼中你就是

那个只与我谈词论曲的子安兄,看小姐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应该是大户人家,以后也不会再有相见的机会,三变再敬小姐一杯,多谢小姐对三变赏识!”

也许是因为我的“大拍马屁”,也或许是我的真诚打了他,慢慢地柳永的话也多了起来,我们一起讨论的小令的缺点,他作词时的心理感受,落榜时的失意,相谈甚欢。

直到我拜别柳永回到了刘家,还是觉得自己还是晕飘飘的,怀里抱着柳永送的、由他亲笔题写的《蝶恋花》,是柳永的真迹,真迹啊!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最后提出希望他为我写一首词时,他很爽快地应承了,在他泼墨挥毫中,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大文豪那种潇酒、豪迈、不羁的风度,为他平凡的外表添色不少,还坚持分文不收,说人生能得一知已,比得千金更加快意,这就是古代文人的气节吗?在现代的金钱社会里应该看不到吧!

“哎啊!”忘记向柳永提问了,那字纸不知道什么时候丢了。

吓得小荷一跳,“表小姐,怎么了?”

和他谈得太投机都忘记问了,最想问他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