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礁鲎掷矗�俣缺丈狭搜劬Γ�劢且��赜行├峁馍凉��

天空中的月亮爬得并不高,星星却已经开始在夜空中闪烁起来。他就那样静静地睡着,留给同病房里的其他病号们一个看起来格外孤寂而凄凉的背影。

与他同病房的病友们,也都是从参加武汉会战的各个部队里被转移到此地来养伤的士兵,与韩婉婷和狄尔森并不认识。原先见到一个漂亮小姐带着鲜花与水果来看望同房的战友,他们倒还用颇为羡慕的眼光看着那个艳福不浅的班长。

哪里知道,好戏看下去,越看情形越不对,那女的笑得越欢,态度越体贴,那男的脸色就越难看,脾气就越大。发展到最后,不知道因为什么,两个人居然怒目相向的吵起架来。变成这样的局面,实在是大大的出乎他们的意料。明明可以是一出你侬我侬当结局的大团圆,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一拍两散的大悲剧。

眼下,看到那漂亮小姐跟着军官走了,而这个明显比不过人家的小班长只能凄凄哀哀的一个人呆着,原先他们心头萦绕着的羡慕之情早就散的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只有无比的同情与惋惜:

唉!这人哪,还是得有自知之明,天鹅肉哪里是癞蛤蟆可以随便吃的?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啊,家有丑妻,如有一宝啊!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絮言

写着写着文章,就时不时的会有一种感觉,可以写、想要写的东西太多,但入手的时候却没了头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就好比航行在滔滔汪洋中的小船,往西面八方望去,总是看不到陆地,找不到可以靠岸的地方。

我常有这种感觉,灵感在的时候,下笔如流水,一个下午六七个钟头,能一下子写出一万多字来。可这种酣畅的感觉一旦消失,就到了创作的瓶颈,顿时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延续下去。

按理说,写历史类爱情小说这样的情况不会很多。因为发生在历史大背景下的故事,都是遵循着历史的前进而进行着的。每一年,每个月,每一天中,都发生过些什么事情,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民生,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只要按照这个主题方向走,再写下与之相关的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应该比纯粹架空的文章好写的多。

可我却发现,事情其实并不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至少现在是这样感觉的。为此,我颇苦恼。

民国岁月的历史,确切来说,是我的弱项。更严格一点来划分的话,整个中国近代史,都是我向来很少关注与“染指”的区域。我实在很怕看到那段岁月,因为,那段历史实在太揪心,太让我惨不忍睹了。

如今,“报应”来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今天在写这篇与民国时代忧戚相关的故事时最大的感觉。太过庞大的信息资料向着我扑面而来,让我一时之间来不及消化,目不暇接。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一点点理清我自己到底要选取哪些信息来用,然后就是该如何将男女主角的故事嵌在其中,顺理成章的发展下去,最后,就是该怎样使它们融合的更好,看起来更引人入胜。

说实话,相比几年前第一次写欧洲二战的文章来说,我反而觉得自己国家的二战故事最难写,最难把握,也最让我混乱。我也是在一边写着的过程中,一边消化与理解那段历史。可即便如此,我依然感到迷茫一片。由于中国战场上的参战部队多而杂,除了正规军还有杂牌军,还有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等等,光是要确认并且了解战争中各个参与抗战的部队番号、军队首长、战役名称、以及战区的更迭等等,就已经让我眼花缭乱到分不清谁是谁了。若是哪天写错了什么,弄混了什么,还要请大家及时的批评指正。

众说周知,国共对峙,1949年后的历史,被人为的割断、曲解,尘封多年,直到数十年后,两岸重要的领导人一一去世之后,一些历史的真相才渐渐的开始浮出水面。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正式开放当地居民来大陆探亲,冻结了四十多年的两岸关系终于开始有了松动与缓和的迹象。九十年代,大陆方面始见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战的述著问世,据说当时出版之后也引起不小的轰动。不过,总体上来说,这些述著如同大海之中的小浪花,即便能够在落入海中的时候溅起一两滴水花来,但很快就被其他更高更大的浪头所掩盖。

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在进步的,这点是没有人能够违背与抵抗。随着两岸间一代代领导人的更新换代,经济与文化的深入探讨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看法也在改变。走进新世纪之后,更为宽松与宽容的学术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