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去,告诉三连连长,让他不管怎样,都一定要用重火力压住共、军,不但要打得他们抬不了头,还要一步步的逼得他们退回去。还有,让二营派些人过去包饺子,无论如何都要把这股共、军全歼!”

“是!”

勤务兵接到命令,立刻猫着腰迅速的朝着后方指挥室跑去。狄尔森紧紧皱着眉头,看着望远镜里每一个惨烈的画面,计算着战场上瞬息万变战况的同时,心头升起了两股截然不同的感觉——钦佩与蔑视。对共、军的钦佩与蔑视。

钦佩,是他对对手视死如归精神的一种感慨。在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他们明知没有后援,依然还在坚持,依然还在抵抗,这种奋勇的精神实在令他不得不承认,大陆的失去,就是输在了他们的这种精神之下。若汤恩伯的厦门守军也有这样的精神,何至于会有今天的金门恶战?若杜聿明的东北大军也有这样的精神,数十万大军如何会被共、军全歼?他何至于会沦为阶下囚?若委座的百万国、军,人人都有这样的精神,大陆何以会失?共、产、党何以会夺得天下?

然而钦佩归钦佩,他心里的那股蔑视,却是大大的占据了上风。那是他对对手大意轻敌的一种嗤之以鼻。有句古语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任何一个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的话,可偏偏在大陆所向披靡的共、军却不知道。海滩边数十艘船只上熊熊燃烧着的大火便是最好的证明;那些倒伏在海滩上的尸体便是无言的结局。

这群一心一意想要攻占金门、想要“解放”台湾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海水潮涨潮退的脾性,没有一个人了解秋季海上的风向,没有一个人懂得要为自己留条后撤的道路,更没有一个人懂得登陆作战的特点,光凭着一腔愚勇和热血,就这样渡海而来。与其说是来打仗,倒不如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在送死!

大约是他们在大陆上打了太多的胜仗了吧,小看了他们国、军。又或者是这些自诩为“解放者”的人们忘记了,当年抗日战场上,究竟是谁赶走了不可一世的日军?这些人如此轻敌,如此傲慢,如此盲目自大,如何能赢得了国、军?

这场仗,打到现在,共、军即便再负隅顽抗,其实胜败早已分清。当他们乘坐着从民间征用而来的木船,乘风破浪登上金门土地的那一刻,这些人就注定了要成为悲剧的主角。

“这就是你们轻敌的下场,以为我们都会像汤恩伯那样不战而退,让你们不发一枪一弹就占了金门吗?做梦!”

狄尔森看着望远镜里的激战场面,嘴角边扯出一个极为不屑的笑意。这时,勤务兵回来了,他跑到狄尔森的身边,扯着脖子大声说道:

“团座,二营长来电话,说389阵地有一小撮共、军很顽固,他派了几个连上去都攻不下来,伤亡很大,他要支援。”

狄尔森一听,心头火起,转头对着勤务兵横眉大怒道:

“放屁!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要什么支援!共、军想要撤退的船和装弹药的船早就被我们给炸了,他们没有后援,没有补给,走也走不了,窝在那个弹丸之地上打了这么久,死伤不会比我们小,身上带的那些弹药也该用的差不多了。

就他妈这样的一撮人,我们还拿不下来?去,你去问问二营长,他妈的他们平时都干什么吃的?是不是光知道睡女人的怂蛋?要是今天下午两点之前再攻不下来,别说师长要军法从事,我他妈第一个要他的命!”

“是!”

面对狄尔森蓬勃而出的怒火和大骂,勤务兵哆嗦了一下,几乎不敢去直视他带着血丝的蓝眼睛,缩了缩脖子,一溜烟的赶紧跑着去了指挥所,向已经被枪顶在脑门上的二营营长下达了狄团座的最高指示。

似乎是狄尔森的威胁和怒骂有了一些刺激作用,很快,他就从望远镜里看到了389阵地上的战斗异常的激烈起来:炮声、枪声、厮杀声不断,阵地上硝烟弥漫,几乎笼罩了整个小山头。在下午两点即将来临的时候,前方传回了消息,389阵地终于被国、军攻克。直到这个时候,狄尔森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长长的舒了口气。

数个小时后,金门各地陆续传回登陆共、军被歼灭、各处阵地均在国、军手中的消息。尽管金门当地依然还有零星的小规模巷战,但大局已定,共、军大败,国、军大捷。在惴惴不安中等待了三天的蒋介石,接到来自前线的捷报后,在澎湖的临时官邸里,想到这些日子以来在大陆陆续失去了的战略要地,想到他如丧家犬一样的逃亡,想到拜别祖坟与家乡时内心的苦痛与煎熬,纵是他要强耍狠了一辈子,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