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梅妃既做了菜食,且呈上即可。朕这会儿蛮有食欲。”李隆基斜睨高力士,倒未显不悦。想也如此,佳人在侧,皎皎洁妇,美人才调信纵横,非将此骨眉公卿,当是不胜欢愉,岂可提动怒气。李隆基早无暇与人问罪。

“是。”高力士忙应声,并侧身朝一直敬候在外头的云儿等人使了使眼神,暗示其等将端提在手的食盒食托送入后殿。

“嫔妾做的尽是粗陋之物,稍时陛下见了,万莫取笑嫔妾拙愚即好。”转见云儿三个人已然步入屏风后来,江采苹美目流转之余,轻启朱唇道,“嫔妾先行与陛下约法三章,陛下如守约,才可吃食。”

闻江采苹提出的要求,云儿仨人原作备打开食盒的手,瞬间僵了僵,不由难为情的请示向江采苹。平日多闻天子下诏于人,少见有人胆敢跟当今天子谈条件者,委实叫人一见之下,背脊涔汗。

但见李隆基入鬓的长眉一挑,看眼已呈摆于食案的托盒,才意味深长道:“朕承允爱妃就是。”

江采苹微怔:“嫔妾尚未说明是何事,陛下怎生就一口应可了呢?难不怕嫔妾借机改了心中适才所想的,提出无理之约?”

李隆基笑逐颜开:“朕,难不成还担忧爱妃,肆意夺了朕的江山?”顿了顿,方续道,“君无戏言,爱妃但说无妨。朕着是早被爱妃吊的饥肠辘辘了。”

则天女皇就曾把持朝政数载,这在唐史上,可谓是李唐家避讳的话题。然这刻,李隆基却风轻云淡的的谈笑风生间,愣是让人觉得,昔日那页历史并不可耻,反而是史上的一页光辉事迹。武则天确实是个不一般了不起的女人,江采苹自有自知之明,甚晓己身不可与则天女皇同日而语,但李隆基的这份豪情,却着实令江采苹钦佩。一代天之骄子,理应有此胆魄。

“陛下这般敞亮,嫔妾若一再卖关子,岂非枉作小人了?今,权当陛下欠嫔妾一件事情好了,不过,陛下须答应嫔妾,倘若它日嫔妾有所求于陛下何事的话,陛下当记今日之事,届时,不论是天大的事儿,亦需应允嫔妾所求才是。”江采苹鼓鼓气,干脆一鼓作气道,“陛下自管安之,嫔妾定不将陛下的军,到时所求之事,绝不有违人伦天理,不践君臣之规即是。”

四周片刻静谧。李隆基含情凝睇江采苹,方才说示道:“也罢。今,有力士在,爱妃大可安之。”

江采苹屏气敛息望眸看似不无紧张兮兮的高力士,旋即眸含秋水对着李隆基揖了礼:“嫔妾在此谢过陛下隆恩。”

彩儿、月儿及云儿旁观在边上,眼下皆是不禁喜出望外。李隆基如是宠爱江采苹,足以见得,圣宠有几分重。当下即乐不可支的将食盒一一恭启于食案上,继而各恭退出屏风外面。

“爱妃这几样菜食,朕瞧着倒是新奇。”待坐下身,李隆基环目余温尚热的菜食,少时,轻笑出声。

“陛下且尝尝看”江采苹捡着菜色分别夹了箸放于李隆基食盒里,其弄的这几样菜食,且不论味道怎样,乍看上去,至少卖相还是挺不错的。

望着江采苹期待的目光,李隆基各是夹了小箸含入口中,慢慢咀嚼:“嗯,酥松脆香。这个则清淡可口,细品之下,倍感齿贝留香咦,朕以往怎就未尝食过这两样菜食?非但未尝食,仿乎眼生的很”

江采苹颔首抿唇:“陛下先尝的这道菜,叫做‘素脆鳝’,这第二道菜嘛,名为‘凉拌龙须菜’。乃是嫔妾家乡的家常菜,原即比不得山珍海味,本就难登大雅之堂,陛下未有印象,不足为奇。”

“龙须菜?”李隆基疑惑道,“可是太医署,惯常用做药引的龙须菜?此物竟也可用来烹膳”

李隆基啧啧称叹,江采苹但笑不语。

龙须菜,亦即现今的芦笋,学名“石刁柏”,但直至宋朝时期,方渐渐以此入菜系,唐时尚未有人将之当做饭菜吃食。

江采苹总不能告知李隆基,等千年以后,龙须菜可是有着“蔬菜之王”的美称,且,此道菜食更是倍受世人青睐的一道美食佳肴,不止是美容养颜,药理作用更强悍。或者坦诚相待,直白告诉李隆基,其实只需等至下一朝,唐被宋取而代之改朝换代时,此物即已入作汤羹。如若如此说了,未免残忍。

正文 第135章 上元节(上)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正月十五日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故,古时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唐时,上元节的节期长短为三日。因于灯期有所不同,是以,最初张灯的那日称作“试灯”,十五这日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