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野心勃勃。闲言碎语众口铄金之下,到时候恐怕非但不能荣升,反倒会因腹中胎儿遭难。

李隆基才新任命忠王李屿监国,眼下正是忌讳谣言四起之时。后。宫中的女人,无论是谁,倘若肆图执掌凤印,无疑是在对这位新迁入东宫的太子构成威胁,尤其是生有皇子的妃嫔,当下的风口浪尖上,但凡聪明人,理当懂得何为避嫌。

是以,寥寥几句话,已尽显字字心机,足可见得,后。宫委实是潭深不可测的浑水,每个人均有其或明或暗的动机,意欲与人交心,又谈何容易?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不可生害人之心,在这宫中,防人之心却不可无,否则,真被人卖了才还在替人数钱。

剑拔弩张味渐浓的工夫,于人前惯常寡言少语、貌似温柔敦厚的董芳仪宽声关询向江采苹道:“梅妃这是头胎,安胎期间,可要多静卧休息。”

江采苹这才莞尔笑曰:“是呢。太医说头三五个月最好节制饮食,心平气和,吾这两日,也尽可量的少食多餐。”

入阁直至这会儿,良久未出声的常才人这时接话道:“董芳仪的公主,再过两三年也快近髫年。生养上的一些事儿,董芳仪倒可与梅妃好生探讨下。吾虽同董芳仪一样,只生养有个女儿,可那已是早些年前的事情了。说来,关乎安胎之类的事,免不了日久生疏,早生忘却得差不多了。”

董芳仪的公主,今昔还未满四岁,尚值孩提年岁。而常才人的公主,再过几年,却已该步入金钗之年。是以,常才人这席话说的虽不假,但听于人耳,却总感觉有些别扭。董芳仪和常才人,两者俱为李唐家添了位公主,按理讲,既然生养的均非皇子而是皇女,之间本应少些勾心斗角才是,可据江采苹悉,这两人在宫里反而明争暗斗的厉害,彼此简直形同水火。

宫中只要有女人,便少不了宫斗,女人间的争风吃味原也无可厚非。然,今日如果有人意欲在西阁存心借故挑事,江采苹绝不容:“常才人果是风趣。吾听说,常才人的公主,自幼智敏,习知图训,帝常贤之,赞之出色。有女如斯,知礼义晓廉耻,倒让吾甚为羡慕”

挑睨熏衣剃面的常才人,江采苹旋即笑颜以对腕白肌红细圆无节的董芳仪,顿了顿,续道:“有其母,必有其女。董芳仪的公主,想是定亦生的可爱娇俏,改日得闲,董芳仪大可携女一并来西阁玩,也好让吾见上一见。”

江采苹的话味,颇有分敲山震虎之意。毕竟,皇子也罢,皇女也罢,无不是李唐家的子嗣,如今江采苹位高,却断不可独大,恃宠而骄。今个众妃嫔既肯赏其这个薄面,看在其肚子里皇嗣的份上特来探望其,江采苹就不允某些有心人士妄图借由这个时机在西阁挑起争斗,出了翠华西阁的门,纵使旁人拼个你死我活,那也不关江采苹任何事,但在西阁这块地方,就算骨子里再怎样不和,面上亦须和谐。暂且抱成一团和气相。如若不然,一经闹出何差池,便是江采苹之过。

若果如是,少时眼皮下的乱遭事儿闹大了,江采苹回头更无法跟李隆基交代。与其冒险以行,不但自个落个里外不是人,同时致使李隆基夹在中间左右两难为情,反不如得罪其她女人。不无裨益。至少。今时今日压得住在座者的盛气凌人,降得主有些人喧宾夺主的嚣张气焰,来日就不至于让人看扁,给人骑在脖颈上牵着鼻子走,故,恩威并施及早树威已刻不容缓。

果不其然。闻罢江采苹所语,常才人的脸色瞬息变了变。之于常才人而言,江采苹单请董芳仪下次携女来阁。却未邀请其同样带女来拜识,恐怕江采苹已是对其生出偏见,故才薄待其。不领其的情面。

“时辰已是不早,吾就不在此多叨扰了。先行告退。”王美人闲悠悠站起身来,言毕,应付似的斜了斜肩身,转即向阁门外走去。跟随王美人同来的一干宫婢。连忙唯诺于王美人身后,垂首疾步于后。

今儿晨早驾临西阁的诸位妃嫔之中,尤属王美人随身带的婢子最多,其她几位妃嫔,且不论尊卑权贵,伺候在身边的近侍加总起来均不及伴在王美人身边的宫婢人数多。王美人说走就走,江采苹为此毫未介怀,径自端过茶盏蓄杯茶水,只朝云儿使了个眼色,示意云儿姑且跟出门去代为送上一送,好歹来者是客,人家净可目中无人,西阁却不可失礼于人,平白无故讨人话柄。

王美人这一走,阁内霎时腾空出不小的地方,再不像前晌那般拥挤。一时间西阁显得格外诡谧。

他人不吭声,江采苹也乐得安静片刻。纵管氛围中不无尴尬因子流淌,却益于聒噪的撺掇之声,蛊唆人事。实非是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