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察言观色着李隆基龙颜细微变化,江采苹低垂臻首:“众姊前来探望嫔妾,如因由这个,反遭问罪,嫔妾于心何宁?倘传出去,岂非嫔妾寻事生非,小家子气?陛下恩宠嫔妾,有陛下的恩典,嫔妾已足矣,实不期横生事端。再者说,后。宫一团和气,家和万事兴。纵使嫔妾受点委屈,也算不得甚么。采盈那丫头,自小跟在嫔妾身边,嫔妾待之如同自家人,却也将其惯坏了。过去的事,嫔妾不愿旧事重提,干戈化玉帛,未尝不是大幸之事。陛下日理万机,便莫为这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伤脑筋了,可好?权作嫔妾求陛下了,给嫔妾留点脸面,不然,由今以后,宫中的旁人看见嫔妾,岂非好像撞见洪水猛兽般,唯恐避之不及了?”

江采苹一席话,全为肺腑之言。一者,不希李隆基回头呵斥其她妃嫔,问究拿办谁人,毕竟,过去的事既已过去,现下再行追究,临末只会闹得冤冤相报无穷无尽,与其树敌,与人结仇,反不如顺水推舟卖人人情。其次,江采苹实则亦是在替采盈等人着想,不单是为采盈前刻的莽撞开脱,同时也在为云儿、彩儿及月儿仨人说情,如果李隆基一气之下,今个真命人把之前王美人上门找茬的事情,一一做以查办的话,届时,恐怕不光是王美人一人遭殃,连带采盈、云儿等四人,免不了难逃其咎,被定伺候不当之嫌,按宫规,宫婢至少须挨杖刑。

反观李隆基,须臾缄默,金口玉言道:“爱妃大度,深明大义,息事宁人。朕,深感欣慰,岂有不允之理?”

江采苹自知,其这番话,想必正中李隆基下怀。先前王美人几次三番挑衅江采苹,想是早就传到李隆基耳中。之所以未声张,李隆基该是已然心中有数。照此推来,江采苹今儿个的求情,应是为合情合礼的抉择。反之,倘若赶在这节骨眼上咄咄逼人,换来的必为李隆基的厌恶。

话已说到这份上,江采苹于是颔首行礼道:“嫔妾谢陛下。”

李隆基起身揽住江采苹柳腰,刚毅的下巴摩挲着江采苹宽皙的额际,半晌,不无喟叹道:“得爱妃如斯,夫复何求?”

伸手环抱住李隆基背脊,江采苹偎依在李隆基温暖的怀抱里,彼此良久相视而笑。心贴心交心的滋味,煞是暖人心窝。就连窗外冉冉升腾而起、铺撒于天地间的束束日光,仿佛均变得明亮怡人。

“爱妃随朕去处地方”温馨无比的时刻,李隆基倏尔思及起甚么般,蓦地牵着江采苹柔荑,龙行虎步迈向阁门外去,并高声传唤正敬候在西阁门阶处的高力士等人道,“力士,摆驾!”

眼见李隆基与江采苹步出阁门,径直朝阁阶下方走去,高力士来不及多询,赶忙冲侍奉在门外的一干人等挥手示意道:“快,陛下起驾!”

采盈、云儿、彩儿以及月儿四人,尤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绪,暂且惟有紧跟在高力士身旁,急匆匆追向已然步至阁园的李隆基和江采苹,随驾同行在后。

今早的阳光,甚为晴朗。一路行至御园,放眼望去,园中的百花,已是到了盛开的时节。阵阵花香,扑鼻而来,间或可闻几声鸟叫,虽寻不见扑翅声源自何处,听来确也蛮清越动人。有道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花开富贵,富贵呈祥,其中的寓意,倒也不失为美妙,至情至景。

沿路江采苹并未多问李隆基究竟要带其去往宫里的何处,此时,其颇愿听从心灵的驱使,跟随李隆基徒步行往任何地方。两个人手牵手迎风而驰的感觉,遍地升花,格外舒畅,且妙不可言。

正文 第145章 隆恩

“陛下怎地带嫔妾来梅林了?”

待一路脚也未停的行至宫中的那片梅花林之处时,但见李隆基戛然止步,江采苹这才不无疑惑的请示向李隆基。时下的节气,早非腊梅花盛绽的时节,年节前后那一簇簇不畏严寒而傲立于俏枝头的梅花,今时已然凋零。一隅香雪海的壮美,惟余光秃秃无几瓣残萼的枝丫。

毕竟,在这春意盎然的春光里,早已不是梅花独领风骚的天地,取而代之的,是争奇斗艳的春色。较之于整座皇宫里满园的遍地升花,乍看去,此处只被烘显得寥凄,不堪言状。触景生情,令人一见之下,多少平添心悻之情。

尤其对江采苹而言,此刻,格外体味如是。反观李隆基,仿乎读懂了江采苹心下的这份哀伤之意,但笑不语的执起江采苹玉手,未加赘释,便已径直牵引着身边美佳人的柔荑,继续朝林深处龙行虎步去。

虽已为过季之地,然而梅林内,周遭一应景致,却是一切依然如昔,微风拂颊,神清气爽,安静宁谧。纵使当下花开不再,若有似无弥留在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