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三郎?”江采苹微显怔愣,搂着李隆基的纤指一僵。史书有载,唐史上的风流天子唐明皇,其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杨贵妃更如是称呼李隆基,以显亲昵无间。

江采苹的晃神,自是逃不过李隆基的炯炯龙目:“爱妃不愿?”

心知被李隆基发觉自己的犹豫不决,江采苹循声抚摸上李隆基棱角分明的侧脸,旋即莞尔笑曰:“嫔妾以诚相待陛下,视陛下为嫔妾枕边人,陛下可否未嫔妾破个例?”说着,江采苹故意略顿,暂且吊下李隆基胃口,才又软声细语言道:

“嫔妾听说,民间真心相爱的夫妇,私下实以‘老公’、‘老婆’相称。古语有云,少来夫妻老来伴。嫔妾想陛下,可以此做与嫔妾的白首约定,不离不弃,不与人共分之,且,此生不违”

正文 第171章 稀客

次日,江采苹侍奉李隆基上早朝去之后,便也径自坐于妆台前梳妆。心中有事,觉也就少了,躺着亦是寻思堵在胸口的一桩桩事儿,与其辗转反侧睡不着,反不如早些起榻,呼吸下晨早清新的空气,说不定可激发甚么灵感,眼下的难题便也迎刃而解。

闻见房内窸窸窣窣的动静,入内伺候江采苹梳洗的人,却不是御侍姑姑等人,竟是云儿、彩儿俩人。江采苹见之,顿喜上眉梢。

“奴等见过小娘子。”云儿、彩儿俱依礼先行揖请出声。

江采苹忙从蒲凳上站起,执过二人手:“云儿、彩儿,怎地是汝等?”

云儿、彩儿互视眼,由云儿原地代为作答道:“回小娘子,是陛下一大早差人前往大理寺传旨,下旨特赦奴等回宫,以便侍候小娘子。”

江采苹美目流转,挑目房外:“陛下特赦?”

“是。”彩儿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从旁插接道,“陛下说,奴与云儿当日并未沾手那些茶点汤物,早先的失职之嫌,这几日呆在天牢也算小惩大诫过,念在见日小娘子身边无个人侍奉,故才特赦奴等回宫来,勤谨伺候。”

江采苹娥眉轻蹙,稍作沉思,轻启朱唇道:“宫规礼法皆不外乎人情,陛下开恩,实乃不幸中之万幸。”

半个时辰前,李隆基上早朝时,并未跟江采苹提及此事,可见昨夜已是有此打算。不过,那日江采苹滑胎,翌日才发现身边的几个近侍均被打入天牢,毋庸置疑,江采苹自知定是李隆基一时盛怒下,迁怒于人。故而并未详询其中原委。今日看来,当时的隐忍以行却是对的。

“小娘子,奴等无用,牵累小娘子。”发觉江采苹若有所思,云儿欲言又止之际,屈膝跪下身。彩儿见状,遂跟着垂首,吭哧道:“小娘子。采盈、月儿两人。依、依是关押在天牢奴等恳求小娘子,尽量保其等周全。”

适才只见云儿、彩儿,而不见采盈、月儿,江采苹心下已然明晓,李隆基仅是放行了云儿、彩儿而已,至于采盈、月儿。可想而知,则仍旧押在天牢待审。此刻再闻云儿、彩儿所言,江采苹虽有惋痛。却也不宜显于面上,否则,必然伤害到云儿、彩儿。于是伸手搀扶向二人:“这是作甚?快些起来。”

顿了顿,江采苹看着面有愧色的云儿、彩儿,才又颔首续道:“陛下开恩,已是隆恩浩荡。至于采盈、月儿,汝等放心。吾自想方设法为其二人洗刷冤屈,还汝等清白。但眼下,着实急不得,此事须从长计议,慢慢一步步来,万不可冲动行事,不然,只会事与愿违,救人不成反害人害己。”

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事已至此,既然有人一再咄咄逼人,江采苹唯有迎击,耐住心性与之周旋到底。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江采苹不止是需保全自身,连采盈等人一个也不容有何差池。现下云儿、彩儿既已回来,江采苹身边便也多了两个得力之人,如此一来,再行查办近几日后。宫发生的事情自然方便许多。

“是,奴等一切听从小娘子吩遣。”彩儿承应着,忽而貌似想起何事般,旋即嗫嚅道,“小娘子,采盈托奴给小娘子捎句话采盈说,其与月儿真是被人栽赃陷害的,从不曾生出过敢加害小娘子的心。今晨大理寺司狱至牢中提释奴等之时,奴、奴与云儿原本意欲将采盈替换出牢,可惜”

对于采盈的忠心,江采苹从未怀疑过,镜明其是含冤莫白。然而,事发至今,时下的种种罪迹无不指向采盈及月儿,纵管江采苹敢以其颈上人头担保采盈实是最无辜者,但有证据才有真相。被旁人指画说护短,江采苹全不介怀,但若空口无凭的死乞白赖央恳李隆基释放与此牵扯有关系的所有人,即便李隆基不忍于心破例应允,采盈等人却要为此背上一辈子的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