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仿乎阎王出丧般活见鬼,赶巧这时冲在最前的吏卒脚下又惊觉有活物噌噌乱窜,难免一惊一乍,大惊小怪却也情有可原。

虚惊一场之余,李扬环目牢内,但见采盈一直横躺在原地一动也未动,即便如方才那般聒嘈,似乎亦未听见采盈吭声,当即近前细查。

月儿惊慌未定中,赶忙跟着跪下身,这刻也才意识到前刻净顾自己鬼喊鬼叫,完全把采盈丢在一边未顾及照拂。采盈身上的余毒本就未清,如若再被咬伤何处染上鼠疫,只怕更要命在旦夕。

李扬以指探了下采盈鼻息,面色陡变。月儿顿觉不妙,心有余悸的战兢道:“李狱史,如何?”

看眼月儿,李扬并未答语,只径自冲杵于牢门处的吏卒厉声道:“快些去请陈太医来!”

几个吏卒面面相觑一眼,掉头往牢外窃语去,尚未走三五步,一抬头却见薛王丛与陈明玉已然步入牢来。

薛王丛狭目紧锁,上来便直问道:“怎地回事?”

李扬就地拱手退旁,未敢冒然下定论。适才试采盈的鼻息,像是全无呼吸,此刻陈明玉既赶来,定当有所诊断。

陈明玉连忙步向前,为采盈搭脉,一触脉息,脸色却已“刷”地惨白,指尖半点脉象也号不见。

见陈明玉看似面有难色,月儿于侧迫不及待地追询道:“敢问陈太医,采盈可有无大碍?”

面对月儿溢于言表的关询之情,陈明玉张了张嘴,一时楞是哑结,下颌寸八长的胡须狠颤了颤,似于心不忍直白告知一般。

见陈明玉叹息着自行起身,朝薛王丛摇了摇头,一切尽在不言中似的,月儿登时僵怔住身子,难以置信的垂首注视向平躺于草席上的采盈,哆哆嗦嗦伸手抚上采盈那张毫无血色的苍颜,触指是不带丁点温度的冰冷,那感觉,仿乎身边的这个人早已无声无息的卒亡掉许久。

深受刺激之下,云儿只觉脑门猛地血气直冲,身子一沉几欲当场昏厥过去。李扬就近站在旁,及时搀了把整个人瘫软在地的月儿,眼底划过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复杂。

待缓提上一口气,月儿恍惚着扑跪向陈明玉,泫然欲泣却又欲哭无泪,摇着陈明玉衣摆连连哀央道:“陈太医,奴求你赶紧想法子救救采盈!不看僧面看佛面,恳请陈太医看在奴家娘子的份上,一定要救活采盈奴先行在这儿给你叩头!”

月儿叩首于地,极重的叩头声传入在场者每个人的耳中。较之落针可究的四下,格外锤击着见者的胸膛。眼见月儿额际磕出一片红肿,陈明玉赶忙拉扶起月儿,为之动容道:“非是某见死不救,某着是回天乏力。某。汗颜无地呐!”

医者父母心。然而,经方才查悉,采盈已是心脉全无。即使华佗在世,只怕也甚难从鬼门关捡回半条命。

薛王丛默不作声静观至此时,细目微眯。正色看向李扬:“去找仵作来。”

“是。”李扬应声即作势提步向牢外。但听薛王丛又沉声交代道:“事不宜迟,及时派人通传大理寺丞。”

且待薛王丛一应吩咐毕,李扬才恭退下,转身疾步出牢门,径直朝天牢外三步并作两步走去。时下确实是紧要关头,但刻不容缓的却不是差人转告大理寺丞等人今夜牢中发生的事,亟待着手处办实乃另有它事。

——————————————

兴庆宫,梅阁。

江采苹寐觉于卧榻之上。时至夜半时辰,忽显寝中极为不安的样子,像极在做恶梦。直呓语不停。

李隆基寝于内侧,不由被耳边的梦呓扰醒。枕于藤枕上一看,才发觉江采苹竟已虚汗淋漓在颈上。

藤枕消闲处,炎风一夜凉。自时气入初伏,各宫苑的玉枕便皆换为藤枕,以便消暑纳凉。日前李隆基曾赏赐了江采苹一对水晶枕,乃稀世之品,且枕中夹有花枝,尤为光彩照人,现下枕也是极好的,但江采苹却不舍得枕,言说只在适当之时才肯拿出来枕用,李隆基便也但笑不语的依从之。

不过,卧榻上的这对藤枕,却为江采苹亲手所做,并内装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以及菊花等,大有明目开窍之效,不差于“明目枕”,近些时日枕下来,倒也倍觉清心养神益智。

“来人!掌灯!”李隆基从卧榻上侧坐起,压低声朝帷帐外唤了声,旋即展臂轻揽向榻上的江采苹,只觉江采苹香肌微有些发热,想必不是在说梦话,而是害了热症在冒胡话。

江采苹一贯怕黑,但又不习惯点灯,殿内亮着烛笼翻来覆去总难以入睡,是以,每每有李隆基留宿在梅阁时,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