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环睇诸人,李隆基吩向高力士:“且依了梅妃、淑仪所言,速去传召。”

“老奴遵旨。”高力士当下应毕即作备前去传旨,却听江采苹紧声说道:“阿翁大可召几位绣娘暂于西厢房候着。”

武贤仪面上隐过一抹异样,细声接话道:“江梅妃几时也爱摆弄这些粗活了?嫔妾一向只知江梅妃善歌舞,不成想于穿针引线上竟也颇有心得!”

江采苹尚未答语,只听常才人嗤鼻一笑:“不过是些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春杏于阁外等了又等,看着高力士不时地进进出出,却一直未传其入阁谒见,眼看日头偏西,不免有点站立不安,但又不敢上前相询,进不得退不得只有继续于阁外干等。

正文 第261章 连环计

又过去一盏茶的工夫,江采苹并未再多问陈掌事、张掌事一句话,只在与李隆基慢条斯理的品茶。

皇甫淑仪与董芳仪侧对坐着身,边吃些茶点边有一搭没一搭的有说有笑着,互说三言两语彼此衣饰上的夸赞话儿,全是些无关紧要之言。

武贤仪、常才人坐于对侧,看似却是越发坐立不宁了些,倒是杜美人、郑才人,毫未显异样。不过,江采苹尚不心急,李隆基又未表态,诸人自也不甘妄言它话。是以,时下唯有坐等,而比的,正是这份耐性。显而易见,谁人先猴急了,势必露出马脚。

然而,看着江采苹一副稳操胜算的样子,只怕对其恨之入骨之人,大有人在。顶多是敢怒不敢言,此刻最多把恨意,咬牙切齿的藏于心底。谁叫江采苹现下是后。宫中最得圣宠的宠妃,在座者哪个不是宫里的老人,却从不曾睹见过李隆基竟对一个妃嫔如此的言听计从过,即便是已薨的武惠妃在世之时,当年盛宠及身独大一时,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也未曾享此厚待。

心中掐算着时辰,江采苹盈盈移下坐榻,垂目奏请向李隆基:“陛下,嫔妾尚有一物须取来,以作呈堂证供。”

李隆基摆下手,未作它言。江采苹含情凝睇李隆基,旋即唤向一旁的小夏子:“小夏子,尔且随本宫入内一取。”

请示眼李隆基,小夏子埋首跟于江采苹身后,转过珠帘,步向隔于帘内的寝殿。见状,常才人忍不住极限轻蔑之态的嗤笑了声,在其眼中,江采苹无非是在故弄玄虚。一拖再拖,摆明有心袒护云儿。

且待步入寝殿,江采苹径自从一角的木箱子里取过压于箱底的三双虎头鞋,此乃云儿为其腹中早已滑胎掉的皇儿所做,一针一线皆为云儿亲手所绣所缝,原本留着意在做个念想。但又不想触物伤情,故才搁置于箱底。不成想今时竟可派上用场。救人于危难关头,看来,行善积德果是有福报。

“夏给使,本宫有一事相请。”隐下心头纷扰,江采苹信手取了块巾帕掩搭于虎头鞋上,将三双虎头鞋并排放于妆匣上的一长方形檀木托盘上,端持在手,继而回身看向小夏子。

“江梅妃有何差遣,只管吩咐。”小夏子忙躬身作答。

稍作沉吟。江采苹朝小夏子抬了下手,温声道:“本宫甚知,你与云儿素有分交情”顿了顿,示意小夏子近前。掩唇压低声交代道,“少时,你见机出阁去,找几人平日信得过的小给使”

江采苹低低交嘱毕,见小夏子恭听罢似面有难色,方又敛色道:“此事由本宫一力担待,你只管照本宫说的去做便可,即使事后龙颜有所不快,本宫必护你不被迁怒问罪。为保云儿周全,本宫不得不相机而行。本宫敢以项上人头担保。今番之事。云儿定是为人所陷害,不管是谁。凡于本宫有恩之人,本宫永生不忘怀。”

小夏子若有所思的埋下首,像极在下决心般说道:“仆亦认为,云儿是清白的。仆一切听从江梅妃差吩。”

江采苹言外之意已是明了,今日其可为了还云儿一个公道而想方设法救云儿,以保云儿无性命之虞,它日倘使小夏子犯下何大过,顾及今个的情面,届时必定也不会坐视不管全然不闻不问。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下有棵大树可依傍,来日方长,多少也好乘凉。其实江采苹亦是看重小夏子,否则,找旁人从中做这个顺水人情,多半也是一样。

布置妥善之际,江采苹未再赘言,安之若素的提步向珠帘外。小夏子心里有了谱,这会儿不无稍安,不似先时那般提心吊胆。

江采苹才平放下捧于双手的虎头鞋,但见高力士亦已后脚紧返阁来,身后跟入七名绣娘:“陛下,宫中绣坊的绣娘,一并带至。这几人,皆擅苏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