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1/4页)

李隆基既肯为了曹野那姬褫夺了武贤仪的封位,将武贤仪由六仪降为才人,时隔多日,若曹野那姬又以腹中皇嗣作挟,有心陷害旁人,不言而喻,也只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是以,出宫这大半日江采苹委实担忡皇甫淑仪在宫中的处境,担忡“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好在并未闹出甚么差池,江采苹悬着的一颗心暂时便也放下了,白日往返安国寺之间,赶了半日的路,却也乏累得很,夜里就早早上榻歇息下,至于圣驾,回宫之后就摆驾去了金花落。

翌日又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仍不见一丝雨迹。宫道上蝉声阵阵,绿荫密不透风,越发聒人闷躁。

将至晌午时分,江采苹正倚身在庭院里的秋千上纳凉,隐约闻得一阵儿脚步声疾传来,待蹙眉一看,却见小夏子从梅林间的小径上一路奔来。

不巧彩儿刚与月儿在庖厨收拾完碟勺,擦着额际的香汗一迈出门,正与小夏子撞了个满怀:“哎呦,这谁呐?冒冒失失地急个甚,怎地也不看路!”

见彩儿竟与小夏子撞到一块儿去,为免彩儿心直口快的怨啐个不停,云儿赶忙疾步过去,从旁解围道:“夏给使怎地这会儿过来了?”

看眼被撞到门边去的彩儿,小夏子顾不及多作释,一副十万火急的样子,大汗淋漓的气喘吁吁道:“江梅妃可在阁内?”

“娘子在那边。”见小夏子赶得急,云儿遂虚礼作请小夏子随之步向庭院西侧的秋千架。与此同时,江采苹亦已闻声步下秋千。

小夏子就地揖了礼:“仆见过江梅妃。陛下传江梅妃,即刻移步南熏殿。”

“何事这般急?”江采苹凝眉抬了抬手,示意小夏子起见。

“回江梅妃,杨府出事了!”小夏子全未犹豫的如实回道,“昨夜杨崇义彻夜未归,其妻刘氏,便于今晨告至京兆府,万年县在各坊各市搜了个遍儿,也未能寻见杨崇义人影。刘氏遂状告王元宝,将王元宝告上公堂,万年县明府先时已入宫面圣,请旨查办。”

“怎地会出此事?”江采苹不由喃喃了声,昨日王元宝才与杨崇义施以捐募,二人在安国寺看似极为友恭,且昨儿个王元宝还是领了圣谕送杨崇义回府,杨崇义又怎会一夜不归,难不成途中又去了旁处。

“且不知,刘氏凭何状告王元宝?”稍作沉吟,江采苹又紧声追问了句,此事大有蹊跷,想必其中另有隐情。

小夏子连催带说道:“刘氏一口咬定王元宝杀害了其的夫君,至于其它的,仆也不怎知悉,江梅妃还是快些随仆去一趟南熏殿为宜。”

江采苹也未再多问,立刻唤过云儿,与之一同步向南熏殿,尽管事情尚有待查证,但在女人的直觉上,王元宝并无杀害杨崇义之嫌。这杀人也要有个动机,试问王元宝的动机又何在。或许其中有甚么误会也未可知。

南熏殿内,王元宝等人已是被传召在殿中,一旁还跪着一个风韵犹存的女人,虽年逾四十,打扮得却是花枝招展。旁侧还有几个童仆妆扮的人,一看便知应是杨府的家仆。

“嫔妾参见陛下。”一带而过殿内诸人,江采苹垂眸行了礼。李隆基正襟危坐在上,一抬手,示下江采苹免礼近前。

这时,李俶手提着一只鹦鹉入殿来,在下礼道:“启禀陛下,除却杨府的童仆,俶儿只在杨府厅堂找见这一只绿嘴鹦鹉。”

环目那只在鸟笼里一个劲儿跳个不停的绿嘴鹦鹉,江采苹美目流转,不经意间却留意见刘氏粉面刷地惨白,貌似意识到甚么事态一般。

“此乃仆家阿郎养的鹦鹉。仆家阿郎喜鹦鹉,常自喂之。”伏地在下几个童仆中,已有人不问自答了声。

李隆基霁颜环睇刘氏、王元宝几人:“这架上鹦鹉,尔等可认得?”

“草民认得,正是崇义所养的绿嘴鹦鹉。”王元宝最先作应了声,反倒是刘氏,吭哧了好半晌,只埋首点了下头。

“广平王何以将这只鹦鹉带上殿来?”江采苹敛色看向李俶,已然猜知,李俶此举定有其理。

果不其然,但见李俶躬了躬身,旋即打开了鸟笼,轻拍了两下笼子,只见笼中的那只绿嘴鹦鹉立时拍了拍翅膀,张嘴喊道:“杀家主者,刘与李也。”

殿内诸人登时皆愣,李隆基显是亦微怔了下,不成想小小的一只鹦鹉,非但会学舌,还一语道破谜团。

江采苹轻蹙了下蛾眉,凝睇刘氏,却见刘氏一张粉面已然惨白得面无人色,错愕在原地,呆讷的望着在鸟笼中跳跃欢叫的鹦鹉,整个人倏然瘫软在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