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1/4页)

曹野那姬端坐在侧,与江采苹面面相对一眼,欠身行了礼:“只要陛下开怀,能博君一笑,嫔妾献上一舞便是。”

但听常才人不怎适时的嗤笑了声:“平日里却未瞧得出,曹美人也端的好气度呢。瞧今儿个,倒当真是要热闹了!”

一带而过杜美人、常才人、郑才人以及闫才人、高才人几人,江采苹浅笑了下,但笑未语,今日光看见杜美人、常才人多嘴多舌了,郑才人坐在当中由始至终却未吭一声,貌似长了不小的见识一样。恒王李瑱与凉王李璿、汴哀王李��谎��两裆形闯苫椋�彩抢洗蟛恍〉牧耍�2湃诵闹形幢鼐腿�蛔偶鄙匣穑�ǹ掷瞵櫾俨缴侠瞽v、李���说暮蟪荆�芫∑渌�首幽酥凉�吮车乩锏囊煲楹椭甘只�拧�

自从武贤仪被降为才人,直至今刻仍不得释足。郑才人这两年倒当真不似往年那般强出风头,确实长了教训,并引以为戒,就拿刚才的事来说。不管杜美人、常才人如何多嘴多舌。都未见郑才人置喙只字片言。而闫才人、高才人二人一贯以来本就不爱多做掺和宫中的事儿,纵然与人心中结缘,也甚少于人眼前外露,自打经由武贤仪一事之后,二人在宫里更为谨言善行。

丝竹管弦之声一起,娟美最先眼明的扶了李瑁坐回坐席处去,江采苹轻启朱唇,含笑看向下立的杨玉环:“寿王妃可要先行下去换装?”

听江采苹这般一说,李隆基才似有恍悟道:“到底是爱妃心细”随口就唤向侍奉在一旁的高力士。“力士,快些带寿王妃去后殿换装。”

“老奴遵旨。”高力士立时上前应了声,步下殿中。对着杨玉环躬身道,“寿王妃且随老奴来。”

“有劳阿翁。”看眼上座的江采苹与李隆基,杨玉环垂首答了礼,转机趋步在高力士身侧,恭退往殿外。

因杨玉环此番入宫,只为参贺千秋盛宴,并不曾备得舞装,一时出宫回府换装又来不及,高力士索性直接带了杨玉环去偏殿,宫中教坊为方便上舞。这两日在偏殿备了不少的舞衫头饰,又有娟美、丹灵一块儿跟在后为杨玉环梳妆,不过一巡酒的工夫,杨玉环已是换装完毕,就连娟美、丹灵也各自换下了身上的道袍。

对镜望眼映于铜镜里的红颜。杨玉环一时有些晃神。已有近三年不曾穿戴过短襦长裙,不曾涂脂抹粉红妆照镜过。这两年多在玉真观里,见日除却清修就是穿着这一身道袍在观中洗扫杂务做些力所能及的粗活,只当是报李持盈待其的不薄之恩。想当年,若非李持盈肯应承下李隆基的旨意,愿意亲自至寿王府接其去玉真观修行,杨玉环当真不敢想象,一旦真跟同汝阳王李琎去往惠陵守丧三年该是何等的清苦难熬,度日如年。

今日穿戴上裙襦珠钗,杨玉环心下忽而涌起一股冲动,却是不想再穿回身上眼前那一套清一色的道袍,不是怕了身穿道袍的清苦,玉真观的清修并不怎难捱,真正难捱的其实是心中的那份寂寞。当初之所以违心的愿为李宪、元氏守孝祈福,之于杨玉环而言,实则只意在挽回李瑁的心,而这两年来待在玉真观里,终日由晨到晚的跪在神像前念祷,除却祈祷上苍神灵护佑大唐风调雨顺,千秋万载,应旨为窦太后荐福之外,就只余下全心全意的希祈诸天神灵保佑自己能与李瑁破镜重圆,白首偕老。

苦寂的却是,自从步入玉真观,亲眼看着身后的那道观门关合上,杨玉环就未再见过李瑁一回,李瑁更不曾上山去玉真观看探过一次,就连寒冬腊月天里年节将至之时,也不曾派个府上的仆奴去关切过一声。若不是今年的千秋节,李持盈决意入宫参贺,并带了杨玉环一同入宫,杨玉环当真不知道还要挨到何年何月才可再与李瑁相逢,可是昨日在花萼楼里,即便与李瑁见了面,一解相思之苦,李瑁却未与杨玉环说一句话,脸上挂着的那份冷淡甚是伤的杨玉环体无完肤,那感觉,仿佛连陌生的路人都比不上。

今日之所以又独自入宫来,杨玉环实也只为再见上李瑁一面,毕竟,错过了这三日的千秋盛宴,至少还要再等上一年,待到来年的千秋节才能再与李瑁相见,却还不晓得明年的今日李持盈是否还会入宫参贺,己身又将身在何处。李瑁今个倒是跟杨玉环有所言语,却只是一如昔日在寿王府时那般,是在对杨玉环呼来喝去,是以前刻在殿中,李瑁的一言一行委实伤透了杨玉环的心。

这刻对镜梳妆,杨玉环才倏地萌生出恨不得立马蜕变的冲动,哪怕只不过是斩断彼此间的情缘的最后一舞,也要在这场情孽交缠的姻缘线断截画上句号的前一秒,让自己彻底的华丽蜕变,跳出火圈,不再自苦的为情所困,徘徊不前,而要为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