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 (第1/4页)

“江娘娘,江娘娘可是要去见阿耶?”瞅见小夏子亦跟出阁门来,董芳仪的公主乖张的唤了声。

“快些随阿娘回去,江娘娘有要紧事儿要忙。”董芳仪上前拿丝帕为自个的公主擦了擦粘在唇边的小块茶点,云儿也已步去庖厨又取了两盘茶点出来,递与董芳仪身边的侍婢带上。

“儿想求江娘娘一件事儿”董芳仪的公主咽下口中的茶点,撇开董芳仪径自奔上阁阶,鬼灵的与江采苹附耳道,“江娘娘少时去见阿耶,莫忘却替儿给阿耶捎个话,便道儿久未见阿耶,心中甚为想念,可好?”

凝目眼前的这个只比自己矮一头的小女儿家,江采苹莞尔笑曰:“江娘娘应承下便是。”

董芳仪的公主登时喜上眉梢,双眸一亮,旋即又黯然失色道:“倘使阿耶国事繁忙,忙于朝政,儿但请阿耶保重龙体就好。”

抬手轻轻拧了下面前这个小女儿家宛似三月海棠的脸颊,江采苹颔首点了下头:“二十六娘如此的乖巧懂事,想是不日陛下便会摆驾芳仪宫,一解二十六娘的孺慕之情。”

董芳仪的公主这才欢跃地奔下阁阶去,冲江采苹一笑,跟随母妃步向梅林间的小径,回返芳仪宫去。目注董芳仪母女二人离去,江采苹凝眉略思,自知适才董芳仪尚有一些话压在心底难以启齿,想必多半也是事关皇甫淑仪近日承宠之事,一时又不无顾忌不便多作置喙,故才犹豫不决,巧又赶上小夏子入阁通传圣谕,是以未来得及当着江采苹之面直白说提。

“陛下这般急着召见本宫,究是所为何事?”直至目送董芳仪母女俩的身影消失在梅林之中,江采苹才敛色回身看向站在身后的小夏子。

环目四下,见只有云儿、彩儿、月儿三人侍候在左右,小夏子这才如实作答道:“回江梅妃,仆是为浮梁一事,而领了陛下口谕特来恭请江梅妃,至南熏殿走一趟。”

VIP章节 第378章 柳国钧

南熏殿。

李林甫、裴耀卿及今春十进士皆下立在殿内,四下一片安寂。

李隆基正襟危坐在上,环睇下立诸人,抬手示下高力士,让奉御将前几日薛王丛从浮梁所进献入宫的仙芝茶奉上。

这几杯仙芝茶,还是千秋盛宴那日在花萼楼,因杨玉环称叹所茗之茶品起来含有灵芝的香和味,在座人等亦纷纷奉场称赞,龙颜大悦之下才当庭赐下的茶名。这茶吃在口中,确也齿颊生香。

“此仙芝茶,乃当日薛王所献。”看眼奉入殿的浮梁茶,李隆基环了目下站的十进士,龙目微皱,“尔等且尝一尝。”

这十进士,皆今年春试中及第者。唐时,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而“进士科”也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是以,在大唐,凡考中进士之人,并不似后世元、明、清时一样,只有一甲方可授以官职,其余二甲尚须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后才可再委授官职,而是皆留任在宫中。

此刻看着呈至面前的仙芝茶,十进士一时却有些犯犹豫,不敢端过来就一饮而下,但见李林甫、裴耀卿这两位朝中重臣俱未吃茶,其等更无敢逾矩者,唯恐天颜咫尺,稍有不慎就以下犯了上。

见无人敢茗茶,李隆基轩了轩入鬓的长眉,径自端过茶盅。吃了口茶水,不难看得出,这十进士中,有几人是在唯李林甫马首是瞻。而今李隆基、裴耀卿俱为国之重臣。位极人臣,可想而知,每一年的科考所选拔出的国之良才多半拜在了当朝宰相的府门下。这在朝为官,想要仕途上步步平步青云,也是有官道可循的。

“朕年少时,闲来无事常翻阅史书,犹记得太史公司马迁有在史记一书中,曰,‘南游勒石。东瞰浮梁。滈池见遗,沙丘告丧。’,尔等可知。这‘浮梁’一词,是为何意?太史公此说,又当何解?”搁下茶盅,李隆基面色凝重的看向下立的十进士,把当日千秋盛宴散宴之后,杨玉环在宫门前托高力士捎带的那枚荷囊里的黄纸上的几个问题当殿问了出来。

反观那十进士,却是好半晌沉寂,无人步上前来答话,天下人无不知当今天子才华横溢,盛年时更是温恭好学。既通诂训又工草隶书,且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早些年在审定《开元文字音义》时,就亲笔毙掉过十几个下臣胡编乱造的字,就连当年则天女皇当朝时所造的“曌”字都不曾手下留情。且不说其它的。今下的“茶”字。即为李隆基查读《诗经》、《尔雅》,故才为茶的叫法御笔正的名。并下敕颁昭天下,以“茶”字更代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