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几天就可以发展起来的,要几十年上百年才可以做到让大部分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把女儿安排好了,周瑜馨跟着康熙出宫直奔学校去了,远远的就看见学校的那个大牌楼了,这是学校标志性建筑,表示已经进入到校区了,只见上面写着康熙亲自题字的‘北京学院’左右两边刻的是学校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话选自《周易》,用这句话来鼓励将来的学生。

这里选址的时候周瑜馨来过一次,后来只是把自己的建议告诉康熙后,周瑜馨就没有来过,所以里面什么样子周瑜馨也不清楚,不过通过大门口已经看到了里面一排排的校舍了。

康熙他们下车后,守门的老大爷看到有人来了,赶紧迎了出来,能被安排到这里守门,也不是不懂眼色的人,只不过他还没有靠近就被康熙的司机拦下了。

康熙和周瑜馨直接走了进去,守门大爷知道来人身份特殊,赶紧去找学校的管事,现在学校没有一个学生,不过有很多老师已经被安排到了职工区,自然也就有了管理人员。

这里的教学楼都是三层的,每一层有五间教室,一间大办公室,还有卫生间,周瑜馨和康熙走进教室,看到里面桌椅黑板都已齐全,连老师的大讲台都有,里面很宽敞,采光也很好,周瑜馨看了看很满意,不过周瑜馨还是发现点问题“这里冬天取暖怎么办,还有夏天那么热。”

康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等一会管理人员过来了再问问吧,要是太冷,学生也么办法上课,对了,你们那时候的学生怎么过夏天和冬天的。”

“夏天教室里有电扇,要是再好点的学校会安装空调,所以很凉快,冬天有暖气,就是有一个大锅炉连接铁管到教室,铁管里都是水,锅炉把水烧热后铁管的热气散发到教室里,温度也还可以,冬天能达到十几度吧,不仅是学校,很多家庭也是采取这样的取暖方式,暖炕只是少数农村才有。”周瑜馨把现代的一些取暖方式简单的说了一下,康熙现在已经知道一些电器的功能,康熙给周隆科的府邸里就安装着一台空调,康熙见过,不过没有要走,因为他没法发电。

“锅炉,那东西你了解吗?”康熙知道电扇和空调是别想了,他这个皇帝都用不上,只能希望把锅炉弄出来。

“不知道,我只是在电视上见过,我们之前住的地方都是集体供暖,只要花钱,就有人提供地暖,所以那些东西我没有接触过,不过我记得在国家还比较穷的时候,很多人家还烧着蜂窝煤炉子,哪个东西我见过,回去后我想想,看看铁匠能不能制造出来,有那个东西总比没有强。”周瑜馨也不想学生们冻着,天气那么冷肯定什么都学不进去,还不如给学生放假呢,现在只能想办法给学生取暖了,过了年就要招生开学了,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冷,年龄大的学生能受得住,小学生可不行,还是早做准备吧,既然要办教育,就要负责任。

第二百三十五章

“奴才参见皇上,娘娘”周瑜馨他们正在一楼参观教室,学校的管理人员就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大冬天的脑门上都是汗,看来他已经知道来的是康熙了,顾不得擦汗,赶紧给康熙行礼,他不知道周瑜馨是谁,只好称呼娘娘了,能跟在皇上身边的女人只能是娘娘了。

“起来吧。”康熙扫了一眼来人,能来这里守学校的只能是礼部的小官,他是谁康熙没兴趣知道“去教师办公的地方看看吧”。教室康熙他们看了几间,没发现太大的问题,一些小毛病还是慢慢就会改善的。

“是,皇上,娘娘这边请,前面就是教师的大办公室,这一个年级的老师都安排那那里,只要是方便老师们交流。”学校这么大自然有能力给老师提供单独的办公室,不过这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不一样,老师们也没有什么经验,只好先凑在一起,取长补短嘛。

老师的办公室很大,有两间教室那么大,里面已经摆放了十来张办公桌,桌子上放着不少的书籍,康熙走到一张桌子前,拿起上面的书一看,发现是一本数学课本,还是一年级的,这次印刷的课本都是周瑜馨提供的,据说是周隆科小时候用的,现在只是印制了一部分,翻看课本看了看,上面标注了不少的东西,看来老师们已经提前备课了,虽然一年级的知识很简单,可是这些数字和里面的知识和传统的内容很不一样,老师们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教授学生。

周瑜馨也走到一张桌子前拿起一本书翻看,这张桌子的老师应该是要教授生物的老师,不过这个课本的标题是自然科学,也是生物最基础的东西。

“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