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不是吧,难道蒙古那边出事了,那会不会打到京城来,东边已经在打仗了,如果北边也打起来,有那么多军队抗衡吗,而且草原上人民风彪悍,哪里是那么好打的。”农夫有些害怕了,这一打仗,就要征兵,还有各种物价飞涨,受苦的只有他们这些底层小老百姓,哪里经得起战火啊,要不都说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这国家才安定下来多长时间的,还不容易过上一些好日子,可不能再乱起来了。

“谁说不是呢,可这哪里是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做主的,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现在能混口饱饭就不错了,看看情况吧,好在现在虽然在打仗,但是物价没有拨动,听说是朝廷在调控,不允许商人涨价,实在不行,等打起来家里多买些米面,总比到时候什么都吃不上强吧。”小贩也有些忧心,前些年他小的时候可是经历过战火之苦,那可真是什么都吃不上,就差吃草根树皮了,好在现在地里有了不少高产的粮食,粮食不贵,应道到不了饿肚子的地步吧,再说现在的军队比以前强大多了,都有枪炮的,什么人打不过。

第五百三十九章 御驾亲征(求分红)

康熙接到那份八百里加急看完之后,用力的把那份奏折甩在御桌上,“真是狂妄,真当我大清的军队是吃素的吗,来人,传裕亲王,恭亲王,简亲王到御书房见朕。”

康熙坐在龙椅上火气很大,这两年他一直在关注准葛尔部的动向,之前用计谋除掉了葛尔丹,本以为准葛尔部会没了首领会四分五裂,没想到葛尔丹的儿子又站了出来,用了两年的时间壮大葛尔丹的势力,还连同俄国,意图窥伺中原,他接到的那份奏折就是土谢图汗,车臣汗,泽卜尊丹巴呼纷纷告急,并乏以食赈,眼看蒙古那边就要顶不住了,康熙怎能不生气,他们这是有预谋的侵犯,知道大清在对倭作战,居然立刻就联合俄国,真是好大的胆子。

这次对倭国作战,康熙并没有让几位亲王去,尤其是裕亲王福全,康熙命他留守京师,也是以策万一。

半个小时后,三位亲王都感到了御书房,还来不及喘口气喝口水,康熙就把这个重磅消息告诉了他们。

“什么,居然敢集结军队攻打喀尔喀,他们疯了吗,还有那些老毛子怎么也来掺和,看来不给他们一个教训他们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皇上,臣弟愿请兵攻打准葛尔部,一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脾气暴躁的恭亲王常宁首先站出来大声说道。

康熙没理他,这个弟弟有勇无谋,适合为将不适合为帅,让他冲锋行。别的还是算了吧“裕亲王,你怎么看。”

“皇上,臣也认为这场仗该打,既然他们已经行动了。咱们也应该尽快调兵遣将,这样百姓才能少受战乱之苦,一切事宜请皇上定夺。”裕亲王沉稳的说道。

“李德全,传文武百官上朝。朕要御驾亲征。”康熙从龙椅上站起来掷地有声的说道,但把下面的三位亲王镇住了,皇上要御驾亲征,这怎么可以。

“皇上,不行啊,那太危险啊,有臣等在,自然能消灭那些宵小之徒,哪里用得着皇上御驾亲征。”简亲王赶紧劝道。皇上御驾亲征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皇上有个万一。前线再打着仗,只靠着太子可是镇不住场子的。

“朕意已决,不用再说。随朕上朝去吧,朕自有安排。”趁着上朝之前。康熙亲自起草了一份圣旨,上面是对并将的安排,由于对倭作战,康熙对国内各地区兵力还有后勤储备都一清二楚,所以调度起来很方便,只要人员合适,这场仗完全有胜利的把握。只可惜周隆科他们带走了不少的精锐,要是有他们在,这场战争或许就能速战速决了,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能打胜就好。

快中午了,宫里突然敲起早朝钟,百官们得到消息不管在干什么,立马放下手头上的事往宫里赶,就是碰到了,也是彼此打量两下,发现大家都是一头雾水。

在宫里的周瑜馨自然也听到了,皱了下眉,这又是出什么事了,临时召集百官加开大朝,这可是自从除掉三藩之后再没发生过的事啊。

“金嬷嬷,去打听打听,看看发生什么事了,让皇上这么着急都等不到明天就要上朝。”周瑜馨放下茶杯对金嬷嬷吩咐道。

“老奴这就去。”金嬷嬷点头快步离开。

周瑜馨靠在椅背上,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二十九年,坏了,她怎么把那么重要的一件事给忘到脑后了,今年不是康熙御驾亲征葛尔丹的年头吗,而且这场战争大了好几年,好像到了康熙三十六七年才算打完吧,她对军事这部分不太感兴趣,她那本史书上记载的也不是太详细,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