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皇上,高明啊,如果这样还算资质平庸的话,那微臣可真的要羞愧死了。”宋应星听完了朱由校的讲解彻底惊呆了,这工具的运用简直jīng妙绝伦到了极点。

这话一说倒把朱由校搞的脸红了,这哪里是他的创意啊,后世哪怕是个初中生在网上都看过弩箭的广告,虽然哪些大都是骗钱的,但介绍的可能真事一样。忙扯开话题说:“现在诸葛弩的改进就差了这临门一脚了,难点就是合理的组装,把滑轮应用上了”。

情况一搞明白,宋应星自己就上赶着要去帮忙,这样的机会哪里会放弃掉了,造好了这些东西可是大明的一大功臣,而且皇上说的那些什么螺丝、弹簧等的工具零件真的让宋应星好奇到了极点。

朱由校顺势把他给了兵仗局的李德全,估计改进版的诸葛弩马上就能出现了。这也是没办法啊,人才奇缺,宋应星这样的大才搞这东西真有点屈才了。

天也黑了,这时老魏也回来了,正好留下宋应星一起用了晚膳,把个宋应星激动的不行。吃饭的时候朱由校问老魏现在青州府是谁是青州知府,老魏想了想回答是汪乔年,不明白皇上突然问这个什么意思,抬着脸疑惑的看着皇上。

“为官如何?”

“吏部给的是治行卓异的评价,奴才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倒是前几天听说他的父亲刑部司郎中汪时和前一段时间病了,看样子可能挺不过去了,刚刚上折乞终养归。”

“哦,汪时和,朕曾经下诏嘉勉清吏的那个汪时和?”

“回皇上,正是。”

“着太医院派人去看看,需要什么药尽管从宫里出,另外准了汪乔年的拆子,想办法把宋爱卿的哥哥宋应升弄过去任知府,他可是举人的第一名,这个能做到吗?”朱由校本来不好安排一下宋应升,主要是不知道怎么用,诸葛弩有了眉目了,那个汽油弹还没有影呢,这不宋应升来了,正好把他派出去搞汽油去,东营那个地方他太熟悉了,胜利油田在哪里他大概也知道,只要从四川那边把搞盐井的技术人员挖过来几个,石油开采不成问题,而炼油倒是得费一番手脚,蒸馏、裂解、裂化、催化、重整,这些人程序下来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好在工艺流程基本都是物理过程,搞个塔慢慢实验着摸索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把人弄过去先把地盘占下了。

“奴才遵旨,”一个知府的位置,对于老魏来说虽然有点困难人,但难度不是太大,只要肯交换些利益,极个别的文臣那边还是比较好搞定的。看着宋应星如此的得皇上的恩宠,他也应该示示好,郊游一下感情,多个朋友多条路,无论什么时代喜欢的都是花花轿子众人抬,特别是现在宋应星才刚刚得到圣眷,还不算入仕,此时交给最是时候。而且刚刚也听说了人家的祖上也干过大官,家世清白,那些文臣的阻力也不会多大。

“好,宋爱卿,如果令兄到了那里任知府,那朕的另一件事就能实施了,”

“不知圣上所说何事。”宋应星一听就这样三言二语的就把他哥哥安排成了知府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皇上对他们兄弟这么好,但也不好问,不过高兴是再所难免的,虽然他和哥哥同时被皇上召见,但宋应星感觉皇上其实是针对他的,从上林苑出发开始朱由校基本上就没对哥哥说过什么话,只是很礼貌的对待。反而对他总是拉住了聊个没完,有那么一种很亲近的感觉,让宋应星莫名的感觉到皇上对他相当的尊重。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直觉告诉他皇上相当的信任他。

“宋爱卿一定听过石油这么东西吧,也可以说是猛火油,”朱由校示意老魏清场然后说。

“微臣听过,在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而在北魏时所著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宋应星考个进士考不上也是正常的,他的学问太杂了,都用在别的上这了,考试成绩不好也情有可原。

“爱卿真是博古通今学识渊博,不错,朕说的就是这种东西,就是青州府里大量的存在着,所以让令兄去了之后,就要帮朕把这个石油大量的搞出来,然后炼制成一种比猛火油厉害数十倍的油出来,用在敌人的身上,那时朕的军队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想汽油弹的威力朱由校就兴奋不已,跟磕药一样。

“比猛火油厉害数十倍?请圣上教臣。”宋应星当然知道猛火油,不过基本上都是城防的战争储备,那种东西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怎么皇上把它夸大了那么多,是不是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