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圣上,我来,”宋应星主动过来展示他的shè技,刚才运气不错,中了三支,难怪他笑的那样yín荡。这次却没有这样的好命了,十二支弩箭也是只中了一支。

大家一起试了一阵后,开始了评论,朱由校首先让宋应星发言:“shè程在三十丈左右,二十五丈内有杀伤力棉甲可破,二十丈内可以破一层铁甲,威力不差于一般的强弓,以李德全的臂力可以连shè十七个箭匣而不累,”

崔尚隐说:“拿着宫里的钟表算,一分钟可以shè出四十八支弩箭,包括换弩匣,shè速比弓箭快的多,如果是熟练的战士估计更快。”

李德全说:“这个弩箭如果前面有个支撑的话,发shè的会更快更稳。”

其他几个人都说了差不多的话,朱由校看着大家也都算动脑筋了,这还不错,如果什么都指望着自己的话,估计真得累死。

“大家都谈了对这支弩的看法,很好,也很客观,不过大家都没有谈它的命中率,就是一百支弩箭可是中几支在靶子上。这个问题很关键,朕的中靶率就很低,为什么?一方面是朕的shè技不好,但重要的是这支弩没有瞄准装置。因为弩不用羽毛做平衡,并不适合抛shè,只能靠蓄力瞬间直shè出去,那弩箭的的准头靠什么?朕认为有二点,第一,弓箭靠的完全是感觉和技术,弩箭也适合这个。但朕不想寄希望在战士的感觉和技术上,那样的话成军速度太慢了,也不适合众多的军士。朕的弩箭最需要的是准星,眼睛、准星和靶子,三点就形成了一条直线,瞄准了弩箭是就顺着这条直线shè出去,只要瞄准了,基本上百发百中。所以弩上要装准星。第二,因为发shè的时候推这一下的晃动使的弩不稳定,所以李德全说的有一个支撑,这点朕已经准备了,但还有一点要求是,朕想把上弦和发shè这个动作彻底的分开来,因为推拉杠杆的动作会震动整个弩,然后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发shè这个动作如果改成火枪扳击那样,稳定性就大大的增加了。上弦这个动作在左侧,这样我们的弩可以做到jīng确打击,而不是单纯的齐shè。怎么样,能改过来吗?”朱由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也是终极的命令,战场之上除了覆盖打击外,还需要jīng确打击。如果这样靠人品爆发来打中敌人的方式,明显不是他想要的,安装上jīng准的瞄准装置,打不准是你的技术问题,只要肯练,百发百中不是梦,这种武器才是朱由校所需的。

“圣上,请问准星是怎么样的。能不能具体说一下。”崔尚隐问。

各位衣食父母好,梦难成在抓紧时间码字,你们给的动力可是很大哟,谢谢了。

第七十九章火柴构想

“弩的后端这里有一个点,然后在前边的这里来一个小叉口,这样眼睛看着这个点,把点放在前边的小叉口里,再把前边的靶子和这个连成一线,这样就是三点一线,而这两个东西就是准星。”朱由校仔细的比划着,尽量的让大家都听懂。

“这个完全可以装,就是调试起来麻烦一点,而皇上说的那个装置更是有点复杂,但相信也很快就能完成,大概要一天左右。”宋应星在旁边迅速的考虑着改造的方案的可行性,和具体的步骤,在心里演算了几遍后明确的回答。

“那就好,现在已经过了中午了,朕让他们送点御膳过来,咱们君臣也一起庆祝一下,”最关键的一步终于走了出去,改造弩箭也不算太难,估计一二天的时间还是可以忍受的。

等一大帮人都吃完了,朱由校也不想接着呆下去了,他现在满脑子里想的都是火柴和燧石。现在诸葛弩的改造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只要再按自己的要求改造一二,就足堪大用了。而宋应升已经去青州府了,到四川找的打井队的宦官也差不多到了,一旦最后搞出来汽油了,再没个合适的点火装置,那将大大的减少汽油弹的发shè频率,战力大减,所以现在应该着手研究点火装置了,而最好的点火是火柴还是燧石,朱由校还拿不准。要说大明的点火设备真的不算高明,就是一小块燧石和一把钢制的“火镰”击打取火,所以燧石也叫作火石。这种东西只能打个火星出来,所谓的燧发枪就是靠这个东西来进行的。但有一点燧石并不是一打就出火星的,有个概率的问题。如果是枪还好不点,但如果是汽油弹,打几下都不着,最后检查的时候再一爆,在相当集中的‘汽油弹库’旁边,那笑话可就大了去了。

但火柴就不一样了,带个小木棒,一点着就是一小团火,这是明正言顺的明火,市场价值还是有的,但指望着它赚钱那就别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