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有何不可?一代新人胜古人,他辛弃疾是抗满清的祖宗,孙老师是抗满清;他碰到的是投降派的议和,孙老师遇到的是有君王死社稷决心的朕;他抗金失败,孙老师有屠虏神弩在手,还有朕要开发的大量威力大到惊世骇俗的武器供应,不仅要抗金,还要踏平建奴;更有甚者,还要孙老师帮助朕收复我中华帝国所有的失地,将一些无主之地全部开拓出来,开疆拓土。这样一比,辛弃疾和孙老师还真是没法比啊。”

“皇上英明,老臣实不知皇上的志向竟然如此远大,真是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了。”孙承宗一老人亦被朱由校这一番话忽悠的有点热血上涌血压升高。

“回皇上,试验的结果出来了,”老魏这时候跑了过来回禀。

“哦,怎么大伴还亲自去了?”

“回皇上,奴才一时感到新鲜,就跑到煤山之上,派了几拔的人去,结果看到最远处是门头沟看边的妙峰山,距离这里大概有一百二十里。”老魏这会有点象个老小孩的感觉了,挺大的人了,抱着个望远镜

“哦,才一百二十里,”也不知道老魏是怎么实验的,但有个数据总比没有的好。

“皇上,这是在说什么事,方便老臣听听吗?”这会在一旁的孙承宗老爷子也听的一头雾水。

“好了,不给老师打哑迷了,来,孙老师看看这个。”朱由校示意老魏把东西递给孙承宗看。

孙承宗一看,被吓了一跳,拿着适应了,又把玩了一会,然后还给了老魏,嘴里不由的称奇道:“这李祖白和洋人搞的这个玩意早就听说了,但还真是第一次看到,真的不错。”

“孙老师你说什么?洋人搞的?”朱由校一听,怎么自己刚刚做的东西,到了孙承宗这里就变成了洋人的?这老孙头也太崇洋媚外了吧。

“怎么,这不是李祖白搞得?前几个月就听说他和几个洋人一起弄了个什么远镜的东西,这事?”

“孙阁老,这是皇上刚刚吩咐银作局弄的,你来之前刚刚的弄好,唉,”老魏一直和孙承宗不怎么对付,但也没什么大矛盾,这时候稍带一点埋怨的说。

“哦,原来是皇上造的,倒是老臣冒昧了,还请皇上恕罪,”孙承宗也是一惊,这皇上徒弟也真是能工巧匠中的翘楚了,什么都会弄,这才刚刚拿出一把屠虏神弩来,又来了个远镜。

“这倒没什么,刚才孙老师说的李祖白和洋人是怎么回事?”朱由校不由的也是吃惊,本来知道这个望远镜就是人家外国人发明的,这点他并不否认,自己确实是山寨的,但怎么这里面还有一个李祖白,这名字可是正宗的中国人了。

“回皇上,李祖白是钦天监的一个主簿,老臣听说他和一帮洋人在一起弄了个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哦,大伴,让这个李祖白带着他的远镜进宫来。”这样的人才朱由校怎么可能放过,赶紧的抓过来好好利用才是。

“奴才遵旨。”

“孙老师,朕刚才谈起的让孙老师留在朕的身边,原因就是这个望远镜,朕的设想是这样的、、、、、、”朱由校又把光报的事情向孙承宗说了一遍,把孙承宗唬的不行。

“皇上的思维真不是老臣能够期及的,这主意实在是太妙了,古有烽火台传讯,皇上此举可比那个高明多了,能传的信息也多的多了,老臣为之钦佩。”孙承宗一听这个光报系统,那可是比烽火台强多了,必定烽火台传递的信息太少了,范围也太窄了。有了这东西,战场的形势可以随时随地的掌握着,孙承宗还真是期待。

“孙老师不要夸赞,这事还得不断的试验,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条件成熟了,朕会再造一件可以千里传音的东西出来,那时候孙老师指挥起来才叫方便。”朱由校心想这个光报也就是现在空气质量好,可视度高还可以用用,这片天空一旦被污染了,看什么都是一片雾蒙蒙的,谈光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而他想的就是电话和无线电报这些东西了,电话这个东西并不复杂,就是电波和声波之间的相互转换,不过得先有电,然后就是用‘电线’的铺设比较麻烦而已。无线电报那就更简单了,只知道有,怎么做,简单的很,不会。

“别的东西臣是不敢期望了,就这个光报,如果皇上能搞起来,这军事上的意义可不同凡响啊。”孙承宗越想越激动,恨不能马上用上这东西,要知道北京到山海关有六百多里地,靠马跑最多的也要一天的六百里加急,但如果有这个光报,一个时辰内怎么慢都能轻松的搞定一个来回,甚至更快。指挥上也不会有什么多大的延误战机,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