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秦良玉带着他的白杆兵,已经到贵阳三天了,虽然会和了朱燮元的部队,也办理了交接,但作为武将的秦良玉却指挥不动这些兵将,原因就是职权范围的问题,虽然皇上让秦暂代,云贵的将士们也都听令,但总是阴逢阳违,执行起来大大折扣。

把秦家之人气的不行,而朱燮元则更是不配合,因为皇上虽然已经准辞,但还没有办理交接,下任不来他也不想走。主要是不甘心,本来这算是大家都约定俗成的东西了,只要有个弹劾,为表清白都要自辞一番。没想到皇上竟然如此不给面子,真的还就准了,这让他如此一大把的年龄情何以勘。再想想现在朝里面还真没有什么人能顶住如此兵锋前来阻敌,虽然长期在外,但朝里的动向还是掌握一二的,依照他的估计,只要战事加紧一些,朝里的大佬再给他说说话,皇上仍然还会启用自己。所以虽然把兵权交给了秦良玉,但其他的以后任未到,无法交接为由,一直是拖着的。

下边的武将那都是有nǎi就是娘的主儿,秦良玉空有暂代兵权,但手里并无粮饷给他们,他们能听秦良玉的那就成了怪事了。所以秦良玉到了之后,那去前线的速度反而更慢了。

救兵如救火,自己带的兵虽然是客兵,但秦良玉却比主兵还主兵,一看如此下去数十万贼兵真有可能攻下贵阳,一旦武装上贵阳的兵器,那贼势将更不容治,更何况一旦破城,百姓必将被涂炭生灵,自己也将有负皇恩自责终生。于是,假意命令部队跟上白杆兵,而自已则一马当先率本部亲援贵阳。

贵州巡抚王��诒泵磐庠銎鐾獬�600多丈,设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小东门四门,以拒贼兵。贼兵已经开始慢慢的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了,是越打越强,人数也是越打越多。

虽然一时对贵阳高大的城墙束手无策,但邻近的乡镇基本上已经洗劫了一个遍。所到之处均是烧杀**掳掠,人性丑恶的一面充分的暴露无遗。只是可怜了众多无辜的百姓,身强体壮的被拉去从贼,女人则被jiān污而死,老人孩子因为浪费粮食而被杀死,而运气超好跑出去的,则要面临无衣无食露宿山林的下场。

秦良玉就是这个时候,和贵阳取得了联系。她并没有进城去守城,在白杆兵的眼里根本没有据城而守之说。四千人马在熟悉了地形之后,就开始了他们的清剿。

贼兵的确是不少一共有二十多万,但也不是全部都聚集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几千人一伙,多的也就是二万多人。所以只要不被包围起来,四千人根本不怕面对他们任何一直部队。

很快白杆兵的斥候就锁定了一支有一万五千人的贼兵,离贵阳却有五六十里,因为贵阳周边十几里的内的村落已经被洗劫一空了,想要抢,那只能再往远处走走了。

这支贼兵队伍最后选择了这个名叫青岩的镇子,在明初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屯堡,但在二年前,布依族土司班麟贵所建,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贼兵锁定他的目的一是为了生活物质,另一条当然是军事物资,特别是攻城的军事物资。

小镇虽然是新建的,功能还不算完备,但抵抗却相当的强烈,不为别的,镇子破了,谁也活不了,所以抵抗可谓是众志成城。所以面对数倍的贼兵,镇民们不顾一切的抵抗着,不过人数的差距也少实太大了,二千多农民,对付近八倍的贼兵,抵抗,的确仅仅是个梦而已。并不是有了人和就能做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在绝对实力的面前,一切都是浮云。眼看着这个小镇就要沦陷了,镇民们一个个拼命令搏杀着,眼里却充满了悲苦,因为被灭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有的镇民,勇敢的向着自己亲人的方向拼杀过去,死也要和亲人死在一起。大家绝望了!

就这在里,白杆兵适时的出现了,在白杆兵的眼里可没有什么汉苗之别,因为白杆兵也不是汉族了,但都是华夏子孙!四千白杆兵在秦良玉一马当先的带领之下,从背后冲入了贼兵当中。

要知道在冷兵器战争的年代,打仗靠的是一股气势!白杆兵虽然人少,但都是打老仗的jīng兵,对付这些刚刚扔下锄头的贼兵,根本就是砍瓜切菜。许多白杆兵面对的基本无一合之将,长长的白杆之上,均沾满了鲜血。

四千白杆兵如同烧红的钢刀遇到豆腐一样,瞬间扯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

“有援兵!援兵来啦!”已经绝望的镇民们,基本上都快要放下刀子,想着最后拥抱一下亲人,或者杀死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了。但就在这千均一发的时刻,戏剧性的改变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