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1/4页)

同甘共苦的典范。

而很快,更多的人在二个半时辰到三个时辰之时跑了过来,由孙承宗、田尔耕安排着他们,人很多,八万多人在这一层次里。先把他们一一登记造册,告之,两个选择,一是选择留驿站等部门,另一是一个月内十日一选三次机会重新考核,过关者入锦衣卫,不过者进入皇上安排的‘部门单位’。

然后当然是去把仍然在路上磨蹭的人员都招集、求援回来,朱由校认为,这样的人基本上不适合再干武职了,还是选择当下伙夫、工匠之类的人选吧。

餐后,近四万人的部队进入西山原京营的军营。交接仪式也简单,朱由校跟着哪里还会有人不长眼的拿堂磨蹭?那里已经撤销完毕,但军械却是都留着的。朱由校跟着到来后,吩咐把军械类的东西都封存起来,估计是用不着了,连神机营的火器除火药外也一同的封存了,当作文物古迹保存吧。

安营扎塞后,由孙承宗宣布了训练的内容、目标,朱由校又说了一些没有营养的话,就返回京城了,。

回到皇宫的时候,已经是戌时过半了(晚上八点),累了一天了,朱由校匆匆忙忙的用了晚餐,洗洗睡吧!

本来打算睡个自然醒呢,结果丑时(早晨一点到三点,),就被激烈的晃动给弄醒了。

“谁?”睡的迷迷糊糊的朱由校睁开眼睛问,脑子却还在梦乡不太适应呢。

“皇上,是大地忽然的震动,奴婢也是刚刚发觉,”一旁侍候的宫女急忙对朱由校说。

“地震?”朱由校惊的一下子就坐了起来,“终于地震了,去广场吧!”说着朱由校就麻利的穿上了衣服,夏天的衣服也相对好穿一些,蹬上了鞋,迈步从西暖阁走出了乾清宫。已经出了屋的朱由校仍然能感到脚下大地的震动,虽然不大,但的确是在晃动,两世为人,还真没经过地震,虽然慌张但还没乱了方寸,记得很清楚震中是在山西灵丘离此还有不短的距离。京师这边应该只是晃动一下而已,不应该会有什么灾难,但什么事情都有意外,自己哪里能够准确的判断呢?

第204章灵丘地震

灵丘,农历六月初五日丑时,震中烈度,震级7级,距东河南村约30里。距震中约6里的县城受灾情况,“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多人,枯井中涌水皆黑”,古东门全城崩圮,四牌坊、登云坊均震毁。县城东南二十里觉山寺,因地震“庙貌摧残,钟篪寝废,遗址故墟,杳莫可寻”。

“城关一时尽塌,衙舍民房俱毁。自六月初一始居住在城外之人,所支简易帐篷俱倒,但无人伤亡,然观城关俱倒,家园被毁,哭哭啼啼,又有人感到天神之努威力如斯,若无皇上庇护照拂,恐已成死人,开始冲京师方向跪拜谢救命之恩。”

(摘自《灵丘县志》)。

距震中45里、与东河南村较近的浑源县王庄堡的受灾情况,“天飞云气一块,明如星色。从乾地起,声如巨雷之状,连震二十余顷,至辰时仍不时摇动。”本堡男女群集,涕泣之声遍野,摇倒内外女墙及里大墙二十余丈。仓库公署、军民庐舍十颓仈jiǔ,一副人间末世,庆幸人员俱被官府强滞留堡外空旷之处,故无人员伤亡。”

浑源县城的情况,“城撼山摇,声如巨雷,将城垣大墙、四面官墙震倒甚多”。

相邻涞源县的情况,“四鼓地震,摇倒城墙,开三大缝”

“接壤灵丘,城垣屋舍一概倾塌,无人员伤亡,该镇抚院俱有章以闻。”

相邻的蔚县受灾情况,“地大震,城垣颓坏,官民庐舍摇毁无遗,地裂水涌,数日始宁”。

大同府的情况,“摇塌城楼城墙二十八处,死伤兵丁达三百余人”。

时任宣(化)大(同)总督的张朴进京向崇祯皇帝报告了地震情况,“灵丘县六月初五丑时至今一月,地震不止,日夜震摇数十次,城郭庐舍先已尽皆倾倒。”

地震波及当时四省六十余府州县。

灵丘县令蒋秉采主管避震,此时正衣衫完整但已经被大雨全部淋湿了,衙役们虽然拿着伞给他打,但哪里能够站的稳稳的打伞呢?蒋秉采站在灵丘城外感受着天威,感言着灵丘一朝被毁,何日能够为百姓重建家园,同时又深深的感到了皇上的高深莫测,连如此天灾都能够做到天人交感,提前预知,这还是人吗?

魏良卿、倪文焕、孙云鹤三位来执行避灾、救灾、赈灾皇差的官员,也是目瞪口呆,真的有地震?!虽然先前利用蒋秉采来试探皇上的底线,已经感到皇上此预言并非无的放矢,但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