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 (第1/4页)

�醮��

袁可立也没有为难朴一生他们,打出的旗语说:“今日之阻,死伤我军十几人,伤我战舰二条,这笔债必向朝鲜当面质问,更会上报皇上,来日再来讨还。”他是一副受气的语气,打出了这些旗语,

朴一生那个冤枉,这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你先闯来的,又是先动手的,还打了一个大仗,还扬言你要找皇上来,你才十几人的损失被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袁可立走了,因为朝鲜的局势有了一个新变化,这是这段时间他所不知道的,所以他必须打毛文龙把情报网弄明再说,还要把李晖的消息给皇上上奏。他也在衡量着是现在介入金朝战争,还是等到最后。

在返程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次海盗打劫这样的场面。一看几艘商船是大明的,这可不是什么闲事。三十支战船,冲锋的冲,堵截的堵。除了跑了一支外,其余全部落网。

结果一看货船,全部都是一水的的大米。这倒让袁可立奇怪,这种东西可不是赚钱的货。看这个水域,也不是往建奴那边运的。那应该就是江南那些家被皇上罚了到国外运粮的商家了。结果一问,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是太康伯张国纪家中的,其实却是前皇后张嫣的产业。他们刚刚的往日本运了二船玻璃,然后把那边的大米给拉了回来。袁可立一听,往日本去卖玻璃,这是个暴利的商业。一趟回来拉个半船银子都有可能。但大老远的怎么拉粮食呢?从日本拉点什么东西不赚钱呢?结果再问,原来是张嫣硬性的要求的,现在大明的粮食不够吃的,船又少,只要卖了玻璃,就顺便在那里买两艘船,全部都买成粮食回来。

一听仍然还是如此的悲天悯人的天下之母的风范,袁可立不由的一愣。因为事涉谋反,这是天下第一号的罪过。所以对于皇上的从轻处罚,别人没有几人更反对什么,因为真要杀的话,这可不是几十个人头,而是有可能几万几十万的人头落地。皇上仁慈,没有多改杀孽,最重的也就是给参与者个宫刑,没杀一人。这当然包括皇后张嫣,被休了。

如此不合常理的事情就先是低调,最后公开,但群臣们没有几个说三道四的,因为实在找不出什么再好的方法了。现在看到张嫣仍然还是如此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种胸怀,让袁可立感动。正好顺路护送了一路,与商队告别。(未完待续。。)

第376章朝鲜规划

八月二十日,朱由校接到宗室新政没有其他人的阻挠,正式通过的时候,他当然在那背后看见了王爷们的最终屈服,勋贵和大臣们一个个贱的不行,这让空宗室们一骂,果然好多了。他们这样欠收拾的人,不收拾好了,就在旁边捣乱,现在被这一闹,也就消停了,还真是犯贱的不行。不由的笑笑自语着:“治不了你们,朕就不叫兽医了,不是给朕较劲吗?一群自以为是的精英,还是嫩了点吧!”

很快又把工部的修路章程奏折仔细的看了看,看着工部的工作这几天做的是相当的到位的,把具体的路桥各种方式、施工难度等都一一的列了明白,人看的是清楚明了,原比自己那只是理论指导文件具体了许多,果然不愧是数学家出身的,这份工部的标准让的真是详尽。钱自己是不缺的,只要工程质量把住了关,自己的银子大大的有。特别是现在有了银行,货币发行在即哪里还会缺了钱呢?当然的把这个修路章程给通过了,立刻执行。

最后却是袁可立传来的奏折,把光海君李晖给解救了出来了,又打了海战,战果也一一说明了。就是请问,是战前还是战后进军朝廷,现在有了光海君,师出有名已经有了。

想了想,朱由校选择的是战后,让朝鲜和建奴们拼拼再说,然后光海君重新出山,收拾残局,虽没有双眼,却仍能指挥若定。怒斩建奴,挽狂澜于既倒,那对朝鲜百姓将是多大的吸引力。不必都打光了朝鲜之时再上场,打一大半时,光海君这个傀儡上台就可以了。

推翻仁君的统治,驻军这一条是水到渠成的,然后再借口北有建奴,东有日本倭寇,朝鲜人居住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找寻一片适合生存了的地方,以供繁衍生息。所以瞎眼的光海君。竟然求明皇可怜,让朝鲜人前往中原居住。慢慢的象蒙古一样,把朝鲜人移民到中原来,给他们来个彻底的汉化。把棒子问题彻底的给解决了。这就是朱由校的战策。建奴是个因由。如果倭寇这时候能来了。那就更好,让伟大的大明朝,成为棒子的避难所。然后再打跑他们。当然那些已经走了的朝鲜棒子也就不必再回来了。

但袁可立,却在后面把前皇后张嫣船队从外国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