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 (第1/4页)

的,下边的官吏那就更不要说了,指望他们不贪,还不如看看怀孕的母猪会不会上树呢?所以这些依靠商人来的更实际一些。

更何况,紧跟着皇上的十八家商人赚钱了,下一步京城帮的皇商们也会得到河套的实惠,那全国的人都会看到皇上的妙处,会不会来跟风呢?下一步收复了辽东、占据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地方,需要不需要人来开发?这些不一样的需要商人来跑这种事情吗?现在朱由校要做的是有点千金市马骨的意思了。

如今大明的资本主义只剩下临门一脚,这一脚到底如何去踢?一直是朱由校研究的课题。对于资本主义的起源、发展,朱由校也就是在学校里学过,不过还给学校的太多了,目前记忙最深的就是英国圈地运动的羊吃人、工业革命、市场这些词了。

不管是不是小白,朱由校朴素的资本主义思想就是;财富的高度集中拿过来等于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暂时有了;大批破产农民、手工业者的出现,使得大生产有了条件;而市场就是靠产品去垄断了。如果单纯的把自己发展成资本家,这些条件无疑都是具备的。但并不是自己富了大明就富了,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当个资本家,还更需要去创造资本家。发展工业当然是一方面,但大明目前最重的是粮食,所以不仅要搞工业资本的运营,还要搞农业资本的运营。

现在自己创造的就是金融寡头,自己和十八家钱庄,如今银行的硬币已经正在制造,不时就将正式的在钱庄、驿站、官府、军队、皇宫之间使用。

用河套地区当成一块农业资本的试验田,搞大农庄经济,成为大明的粮食基地、农产品原料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及再生产基地等。再想办法利用黄河的水能,以后来个机械农业,也并非不可能,这就需要求极宫的研究成果了。

十八家钱庄一听又凭空多出来了二分利润,那心里更是兴奋,一个个的大呼万岁,心里却不停的计算自己又将得到多少的好处。

“河套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诸位的鼎力支持,特别是人力、物力方面,而管理、规则、农田灌溉水利方面,则由朕派人来负责。”

“回皇上,草民等必竭尽全力的支持河套的开发,不提对皇上的忠诚,即便是在商言商,草民等在此处也是投下了几百万两银子,肯定是想收取最大的利益的。”钱守一直率的说道。

“钱老板此言极和朕意,投资任何的商事,都是要想着利益的最大化,这本是商人的本质。只要在这个过程之中,把持住本心,善待给自己创造利润的手下,公平与人交易,就是好商人。不要象如今一些商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屯粮积奇,哄抬粮价,也不要象汝等以前,趁人之危,把利息抬的高高的,就已经是利国利民了。”朱由校夸和贬都一起用上了,现在十八钱庄已经改变的相当大了,但骨子里的本质还是差的太多,朱由校不敢指望自己王八之气一发,就能让他们洗心革面悔过自新,只有用利益、规矩来绑住他们,这不又开始敲打起来。

“请皇上放心,草民等一定谨记皇上教诲,不去做那无良商人,与过去告别。”

“好,朕也相信汝等,硬币发行在即,朕也准备了千万两的银子当做准备金,这点还要请诸位尽力而为。”

“皇上放心,凭皇上的信誉、威望,以及那千万两的银子当准备金,即便是无有草民等,硬币发行还是重发宝钞问题都不大,所以草民等也已经凑足了五百万两银子,先行兑换。”十八家这方面已经是早就准备好了,皇上此次只发行二千万两,而且还有一千万两当准备金,根本就不怕有任何的闪失。而十八家钱庄这次也大方,基本上拿出了能动用的所有银钱,用以启动。

“如此甚好,为了推进发行速度,朕做主,由银行再贷给你们五万百两硬币,待发放到官府手上之后,甚至是在民间流通之后,再行还上来。”朱由校的信誉第一,而十八钱庄的还款能力也是相当的强,有这个实力还清款项。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欠了钱的才是大爷那种情况。而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卖儿卖女当奴为仆也得还钱,这一点信用度可是强后世百倍。所以朱由校大方的一次扩大了这个放贷口子。

“如此草民等多谢皇上。”这种信任是相互的,皇上不怕他们欠钱,他们当然也不会欠钱。

待十八家商人走了之后,和张嫣用了一通晚膳,出去了一天,也是累的要命,礼送出宫。朱由校也不是不想临幸一下,但总感觉怪怪的,礼遇有加当了一回君子。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就先去了城外,看看净军们训练,的确是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