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宣布了比赛开始,十二万军士如出笼的猛虎一般,跑了出去,一看好劲头,就知道那些跑得快的,要么是实力雄厚之辈,要么就是傻瓜一系的。

这时皇上才有时间和袁可立正式的交谈,孙承宗当然有资格参加上这研讨会了。先是来了个献俘,别的人朱由校不知道,但这个佟养正,却是朱由校相当知道的,无论是其认祖归宗的故事,还是以后佟家的佟半朝盛事,那都是流传很广的。

“佟养性,听说你是女真人?朕倒是想问问,佟性自古有之,怎么建奴女真就成了你的祖宗了呢?”这才是朱由校想问的原因。佟性中原历来有之,在大明当官的也有。在百家姓里也是有的,但就是前世的同学里,两个同是佟姓的人,却一个是汉族、一个是满族,让人大为不解。

“回皇上,罪民也不知道,以前在辽东开源之时,也一直是以汉人居之,但沦陷之后,才成了女真族。不过,仍然为汉军的首领。”佟养性也是相当的不解,不明白皇上问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

“哦,那还真不好定性你是不是正宗的汉奸,不过这个问题对你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带下去吧。”

“袁爱卿,京城一别,已经数月之久,袁爱卿花甲之年,还为大明帝国征战劳苦。创下了一番又一番的大捷,朕心甚慰,”

“回皇上,全凭着皇上所赐的锦衣卫及净军,他们那些武器才是致胜的法宝,故老臣不敢居功。”(未完待续。。)

第481章趋狼逐虎

这倒不是袁可立的纯客套话,想想看以前明军的战斗力,看看毛文龙的东江军基本就可以了有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了,假设把东江军分配到自己的手里,恐怕第一次的左屯之战,就直接的了仗了。锦衣卫一个行政班子,靠的不就是皇上那竖盾、神弩才打下来的吗?所以这话真是袁可立的肺腑之言。

“袁爱卿客气了,国家必须给战士们装备最先进的武器、提供最好的训练给他们,让其可以杀敌、保命,这不算什么。倒是一位决策者,能够临机处置,把战士们带出去,还要完整的安全的带回来,这才是关键。而这为决策者就是袁爱卿。”朱由校也笑着说。

“皇上和环公倒是无须相互客气了,皇上所创的这些武器和环公的指挥相互配合,才能使得君臣相宜,创下了如此大捷。”孙承宗见袁可立还要讲谦虚,接过话来打着圆场说。

“孙老师此言有理,言归正传,袁爱卿,朝鲜之事如今爱卿怎么看?”现在朱由校在不断的布着这个朝鲜战略的大局,原则就是逼着大金把这个兄弟之邦最后来个鲸吞,那时大明的出兵就是名正言顺了。这和以前的利用大金的进攻然后来个大移民,相对要简单多了。

“皇上,如今朝鲜抵抗建奴入侵的基本只有阳汉一地了,军民抵抗的情绪很高,但依臣看,光海君肯定也抵不住来自建奴和仁宗军队两方面的压力,要么投降。要么被消,这只是早晚之事。”

“嗯,袁爱卿估计多少时间?”

“回皇上,估计汉阳的沦陷不会超过一个月。老臣此次归来,也在朝鲜安排了佃作,会定时报来消息。”袁可立这已经算是看得起光海君了,若非是打败了朝鲜水师,在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十天能撑到就算是不错了。要知道有了第一个朝奸之后,第二个就没了一部分的心理负担。现在连仁宗都投降了。汉阳城里又将有多少人想着投降呢?

“嗯,那就好,袁爱卿熟知这黄海海面,冬天到了。如结冰吗?”这个问题倒不是朱由校无聊。因为渤海的确有结冰现象。虽不是大面积的,但受寒潮大风天气影响,山东沿海出现严重海水结冰现象。也是有的。但要知道现在是小冰河时期,这个就不好说了。

“回皇上,现在不会,但进了腊月,在海岸线上会普通有结冰现象。”

“哦,既然如此,袁爱卿在结冰之前,还得吩咐下去,彻底的封锁住通往盖州的海面,朕要求不得让建奴从海上得到一粒粮食。”这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建奴是善于破坏不善于生产的渔猎民族,他们并不种粮食,这些年连渔猎也不干了,靠的全是掠夺。而被他们俘获的汉人搞成的包衣奴才之类的,也因为他们的迫害,逃亡的相当多。那地当然也就荒废了许多,建奴凭着本地的产出,已经支撑不下他们的生活了,必须从外面进口。而堵住了海面,就等于掐住了他们的脖子。

“老臣遵旨,肯定会封锁住海面,不使建奴有任何通商。”袁可立保证的说。

“袁爱卿,建奴现在已经三番五次的吃了没有水师的大亏,估计如今有可能依靠朝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