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 (第1/4页)

第四个,就是杂牌军了,也是不错,由徐光启亲自带队,已经完成了留声机,以及水泥等。但火柴没有结果。现在正对着提高工作效率、质量等不断的下功夫。

而最主要的就是现在求极宫里招了有上千的学生,上百名的教师,正在不断的把朱由校书写的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地理等教材进行学习。同时在各民生领域研究制造相应的工具、产品,打无所不用其极的思想发扬光大。

求极宫的位置离得不远。是内官监贡献出来的,朱由校前世的时候只是路过,还没有进来过,这次也没有什么仪仗,只是和徐光启两人前往。

现在这座太监的办公室还没让有因为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更没有改成喇嘛庙,前世在网在看到多少多少的善男信女都到这时烧香还愿,那热闹场面相当了得,挤都挤不动。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这里的佛爷是人家满族给建的,还投资这么大,规格这么高,每年的花费可比你们这些善男信女的这点香油钱可要多的多了。但佛爷都没有保住了大清王朝,凭你们这点小钱就能把佛祖给打动了?‘不用南烧香北还愿,在家中一双活佛未动弹,在家中孝顺你的父和母’这就够了,拜个泥胎又有何用?

求极宫里五进的大殿的确宽敞,环境也优美,上千人在里面学习研究,倒也不显得挤。朱由校首先参观了二十四个班级的学习。好象回到了学生时代一样,看着这一班一班的学生,在那里按着年龄和学习程度进行了分班。

而老师除了‘语文’老师之外,基本都是‘半工半读’,没办法,虽然朱由校只写到了初三高中的水平,但很多东西根本不是一点就透的,更多的是是而非。正好直到一节物理课,在窗外听到了里面的老师,正在讲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时,听的朱由校都差点喷了。

“同学们,想想看除了水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老师,学生以为,食物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为何?”

“老师,食物吃到肚子里后,会变成大便这是固态的,如果是拉稀了,则是液态,而屁则就是气态了。”

“你分析的不错,中午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到外边把课本从前往后抄三遍,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再研究物质的三状态。”

朱由校三人在外面听的那叫一个恶心,这学生的话太有食yù了。

jīng彩推荐:

第502章农具创新

在徐光启的陪同、解之下,把教室都大致的在外围看了一遍,好在是上课时间,没有引起学生们太多的注意。

到了最后边的一进房间,那里就是专门供教师们研究、实验以及发明创造的地方了。在这里面随便出几个技术成果,基本上朱由校在求极宫扔的投资就算是有了回报。大明需要发明创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点倒不是特意的限定某人必须研制某物,全凭一已之长、兴趣爱好。接合着皇上给的启示,自行选择,合适的课题。

自行车、三轮车,就是朱由校第一个看到的,这点朱由校就曾经给过提示,倒不是什么太难的东西。但因为没有橡胶的神器里,对于摩擦阻力可是一个相当大的考究。

造这种绿色环保的工具,目的主要是对付京城里的马粪。因为这个时代除了马车、牛车、轿子之外,没有什么适合的交通工具,所以北京城里城外到处都是牛马的存在,这些畜生当然没有讲究卫生的习惯,虽然朱由校让锦衣卫成立了卫生署,也专门设置了许多的公共厕所,但对他们是没用的。有用的只有工人们不停的清扫地上新鲜的粪便,他们的劳动成果让空气中弥漫的粪便味道终于消失了。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朱由校想到了自行车、三轮车,一旦成功,京城内的出行那可就方便多了,同样牛马的需求量也会减少,环境污染情况也就随之而减少了。

看着制造出来的三轮车雏形,倒是有模有样,只是许多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朱由校对着三轮车‘jīng准’的指指点点,让‘科研’人员受益匪浅。对皇上的‘博学’佩服不已,这倒让朱由校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里面最让朱由校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农具了,实话,朱由校没怎么接触过农具。更没有用过农具,但没吃过猪肉,猪跑是见过的,收割机、播种机的名字总听过吧,电视电影上总看过吧。虽然不知道原理,但可以知道最终的目的,那就是用机器来播种来收庄稼。

既然自己来到了大明。发展生产力那是肯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