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部分 (第1/4页)

而这里孙承宗说的烽火台,并非是指长城的烽火台,不性质是一样的示警方法。一般人都知道长城是东起山海关,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辽东一样有长城体系,西起今山海关西北,东抵今鸭绿江西,是明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盖州这里虽然没有长城,但这种峰火体系倒是不缺,建奴也是靠着这种来传信的。

“那就开始吧,各亲军好象已经等的不耐烦了,传旨何可纲,控制住岔路口,明日辰时出发,直指大清河,应该注意的让他防备着。而白杆兵与天雄兵那边适时出发”时间也差不多了,临门一脚,谁爱跳出来,就让他跳出来。喂着白闪的朱由校自信的笑了笑,亲军,如同这只雏鹰一样,在自己的细心照料之下,终将成为天空之王!

“是,皇上。”终于要开始了,这将是永载史册的一战,孙承宗虽城府较深,但此时也是面露激动之色。

何可纲接到光报之后,就彻底的把岱路上的冰墙给摧毁,并派出了俞明勋为先锋队,将大清河之前的冰墙,全部推倒。一是为了炫耀,二是为了下一步白杆兵等快速的出兵之用。

这一路没有什么建奴跳出来阻拦,几道冰墙都没有了人影,好象明知道守不住,放弃一样。唯有大清桥的这一端,又扎满了队伍,好象守着最后位置一样。

建奴们一见人数只有二三千人,还想着欺负先遣队,试探性的想玩游击术,但在火枪队面前伤亡了一百多人,没有伤及明军一要汗毛,人家就回返了。

第二天辰时一到,何可纲带领着部队正常的开拔了,这一战几乎是决定性的,如同是萨尔浒之战一样,决定着大明和建奴这几十年的战争的胜败。

抵达小清河前,对方的建奴已经严阵以待,看上去,人还是还是从岔路口撤出去的那此人,都熟悉。小清河的地理处置稍稍的洼了一点,但坡度不大,是比较利于骑兵冲锋的。(未完待续。。)

第648章建奴炮阵

现在可不是对峙的时刻,那是为了试探而已,并不是打不过,虽然对方那边看样子准备的挺充分的样子,但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亲军们攻击的手段当然也挺简单,布好了营盘,大炮开路,砸开冰墙。阻击弩压制对方的远程,坚盾攻坚等,这就是大明亲军的大冲锋。

狂轰乱炸当中,明军一改前几天对峙那样的‘怀柔’,立刻亮出了獠牙,狰狞的向着建奴阵地冲去。前一段时间看着建奴而杀不了几个,早已让亲军们憋了一口气,现在正是发泄的时候。

建奴们的抵抗也是中规中矩,凭着最后一道冰墙,用身体和生命,硬挨着炮轰与阻击弩,试图着以后面的八牛弩与投石机进行阻截。冰墙倒了就用沙袋去堵,而明军的汽油弹则死死的控制着这个区域。

明军的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那些白甲、红甲都放在了后面,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督战。凡临阵退脱者,一概的杀无赦。

但明军没有给他们多少喘息的机会,步兵们伴着阻击弩飞快的向缺口突进着。很快就冲到了被大炮轰塌的冰墙之前,建奴那边防不住了。

“我是汉人,不要杀我!”这个时候不断的有人哭喊着。

“汉人?拿着刀对着大明的军队?”锦认卫们丝毫的没有任何的感情自言自语的说着,弩箭稳稳的射出。扎到了那名手里拿着刀,头上留着那金钱鼠辫子的人之上。

这一幕在战场之上。并不少见。不是什么锦衣卫、净军心狠,站在敌人的阵营,为敌人服务,不管是汉人还是什么,未投降时一盖被视为敌人。要知道战场之上,几乎所有的炮手、投石手、八牛弩的弩手等,都是由汉人来充当的。这是出征的一条铁律,没有任何的同情心可言。

没有勇气面对建奴的刀枪,被迫当上了二鞑子,这一点朱由校可以理解。就算是自己被刀斧加身了。能不能保持一颗良心,自己都不敢保证。但理解不代表着可以允许,别让你只是一个剃了头的二鞑子,就算是穿着了汉人最正宗的衣冠。站在了建奴的阵营。也会一样被视为敌人。照杀不误!

高贵的品质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对死亡的恐惧也不是说什么人都能抵抗住了,所以烈士才稀少。才更值得人尊敬。但若是为了自己的存活,而去威胁到自己同胞,甚至依靠着汉民的身份,侥幸得到宽恕而大刀阔斧的对着自己的同胞,那就是汉奸,绝对不可以原谅的。你可以胆小,可以懦弱,但你不可以去帮建奴过来站场子,你怕建奴,难道不怕明军了吗?

这就是皇上的理论、命令,跪地投降可以不杀,但你还拿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